機遇與挑戰:
-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大部分產能處于價值鏈中低端
-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較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
-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需平衡好國內外市場
加入世貿組織的十年間,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抓住國際市場進一步打開的重大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加快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擴大產品出口,鼓勵企業“走出去”跨國經營,產業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大部分產能處于價值鏈中低端,產業較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沖擊下,全球電子信息產品需求萎縮,出口額下降,加之內需市場對產業發展拉動不足,產業自主調控能力弱的問題愈加凸顯。因此,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需平衡好國內外市場。
(一)集中力量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加快實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攻克一批核心技術、研發一批關鍵產品。加大對信息技術應用的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自主技術、產品及電子專用設備的行業應用。
(二)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增長點。
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方向,進行前瞻性戰略布局,培育壯大新一代網絡通信系統設備及智能終端、高性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云計算、物聯網、數字家庭、關鍵電子元器件和材料等新興領域,培育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新增長點。調整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提升產業規模效應及配套協作水平。
(三)加快培育大企業和具有獨特優勢的中小企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支持有實力的大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并鼓勵具備條件的大企業與海外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開展多層次合作,加快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知名品牌及國際營銷渠道的跨國大公司。引導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構建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配套的產業分工體系,推動建立企業協同合作的科學機制。
(四)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充分發揮行業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在產業轉移和合作中的引導作用,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規劃、資源和市場的對接,研究制定促進產業轉移的相關政策,推動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福廈沿海等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優勢地區向產業價值鏈高端延伸,發揮優勢地區對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產業由東向西、由南向北的有序轉移,形成產業分工體系合理、特色明顯、相互合作、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
(五)進一步落實擴大內需政策,均衡發展國內外市場。
繼續保持和穩定國際市場發展態勢,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發力度,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充分利用國內市場的規模優勢。保持政策連續性,進一步做好家電下鄉工作,繼續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并支持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和LED節能照明產品推廣。積極培育農村市場,推動產品更新換代,滿足城鄉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