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電路中,在IC的電源引腳處經常會使用磁珠與板卡上面的其他電源隔離,還能達到抑制高頻噪聲,減小電源紋波的目的;但有的電路里面的器件電源串接磁珠反而會增加電源紋波,即出現電源后端的噪聲明顯要大于磁珠前段的噪聲。
現象:在電路中,在IC的電源引腳處經常會使用磁珠與板卡上面的其他電源隔離,還能達到抑制高頻噪聲,減小電源紋波的目的;但有的電路里面的器件電源串接磁珠反而會增加電源紋波,即出現電源后端的噪聲明顯要大于磁珠前段的噪聲。
理想模型分析:
在高頻段,阻抗由電阻成分構成,隨著頻率升高,磁芯的磁導率降低,導致電感的電感量減小,感抗成分減小 但是,這時磁芯的損耗增加,電阻成分增加,導致總的阻抗增加,當高頻信號通過鐵氧體時,電磁干擾被吸收并轉換成熱能的形式耗散掉。
一般磁珠的參數會標稱高頻的電阻值,但往往大家只關注這個參數,而忽略其低頻的電感值。
所以,這個電路中,我們理想的模型是一個RC濾波電路:
我們希望我們的濾波電路,能夠把高頻部分濾掉。
假設我們有一個標稱100歐姆的磁珠,就表示這個磁珠在100MHz時的電阻為100歐,在直流時為0歐,所以可以建立以下是用于快速理解的磁珠模型。
可見,在直流時,L將R短路,因此磁珠就表現為0歐。
而當高頻的噪聲通過時,L近似為無窮大,因此磁珠就表現為一個100歐的電阻。
但是從實際測試的效果來看,并不是如我們所愿。
實際模型分析:
鐵氧體可以等效為一個電感與電阻并聯,在低頻與高頻時分別呈現不同的特性。
磁珠在低頻段,阻抗由電感的感抗構成,低頻時R很小,磁芯的磁導率較高,因此電感量較大,L起主要作用,電磁干擾被反射而受到抑制,并且這時磁芯的損耗較小,整個器件是一個低損耗、高Q特性的電感,這種電感容易造成諧振因此在低頻段,有時可能出現使用鐵氧體磁珠后干擾增強的現象。
如果我們的負載又比較小的時候,整個電路就是一個LC電路。下圖為磁珠的阻抗曲線。
如果我們選擇的電容,和磁珠正好是以下這種情況。并且開關電源的開關頻率又在諧振頻率附近。那么就出現了“諧振”,也就是輸入信號,在這個頻點被放大。
那么我們就需要把這個諧振點降低頻率,遠離開關頻率。讓電源紋波在這個濾波電路的衰減區。這就需要增加電容的容值。
有的朋友經過計算,覺得自己的電路諧振點應該是小于開關頻率的,但是實際測試,還是比預想的頻率要大。這是為什么呢?
直流電壓值變大了,電容值變?。蛪悍秶詢龋?/div>
在給出的多種電容類型中,最常用的是X5R、X7R。所有的型號在環境條件變化時都會出現電容值變化。尤其Y5V在整個環境條件區間內,會表現出極大的電容量變化。
當電容公司開發產品時,他們會通過選擇材料的特性,使電容能夠在規定的溫度區間(第一個和第二個字母),工作在確定的變化范圍內(第三個字母)。我正在使用的是X7R電容,它在-55°C到+125°C之間的變化不超過±15%。
當我們在電容兩端加上電壓時,我們發現電壓就會導致電容值的變化(在耐壓范圍以內)。電容隨著設置條件的變化量是如此之大。我選擇的是一只工作在12V偏壓下的耐壓16V電容。數據表顯示,4.7-μF電容在這些條件下通常只提供1.5μF的容量。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型號,不同的耐壓,不同的封裝的電容,隨著電壓上升的下降趨勢。
對于某個給定的封裝尺寸和瓷片電容類型,電容的額定電壓似乎一般沒有影響。
這里除了考慮直流電壓,還需要考慮交流電壓、溫度等陶瓷電容的特性。
(來源:硬件十萬個為什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