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光伏產品仍存在被淘汰的可能
- 光伏并網電價短期難確定
- 預計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需求增長25%
- 光伏裝機投資成本每千瓦約1.8萬元
“2009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額達90.5億美元,增長15%。預計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需求將增長25%,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將增長15%。”中國機電商會光伏產品分會負責人孫廣彬日前表示,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和國際光伏市場的恢復啟動,今年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制造商有望獲得15%左右的平均利潤率。
對外依存度過高
盡管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日益增長,但短期內難以改變“市場在外、原材料在外、技術在外”的現狀,目前幾乎所有的技術設備和九成以上的原料依靠進口,98%的銷售依靠出口。業內人士擔心,針對我國大量光伏產品低價出口,德國、日本等國很可能通過提高準入門檻來限制國外產品。
孫廣彬表示,我國大部分光伏企業還不具備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品牌,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后光伏產品整體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國光伏產品仍存在被淘汰的可能。
事實上,雖然2009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增長,但出口平均價格一直在下降,2010年1月隨著國際光伏產品供需關系的轉變才有所好轉。這也意味著,國內企業對國際光伏產品不具有根本性的定價權。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裝機不足電池產量的1%,像這樣過度依賴出口的行業面臨巨大的貿易風險,一旦國際市場有變,對行業的沖擊可想而知。
“國際光伏生產技術更新換代較快,正朝著全產業鏈優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我國光伏產業目前主要靠進口生產線,而且整個產業鏈單兵作戰,這種現狀急需改變。”孫廣彬表示。
光伏并網電價短期難確定
一家光伏企業表示,盡管目前該公司產品可依靠低價形成出口優勢,但未來持續增長還要等待國內市場的真正啟動,希望光伏并網電價補貼能夠早日出臺。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日前表示,光伏發電成本太高,政府很難補貼,光伏并網電價短期很難確定。
史立山介紹說,目前光伏裝機投資成本每千瓦約1.8萬元,而常規火電的投資成本約每千瓦3000-4000元,光伏電價是常規火電電價的3倍以上,光伏規模化發展的最大阻礙還是成本太高。
“目前國家財政每年需要為光伏發電補貼70多億元。”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光伏專家王斯成表示,按照現在的光電發展狀況,要想達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總容量1800兆瓦的目標,國家補貼將超過1000億元。這顯然遠遠超出財政補貼的能力。
據悉,財政部會同其他部門2009年先后出臺兩項針對光伏產業的補貼政策,分別為太陽能屋頂計劃和金太陽工程。但有企業反映,金太陽工程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實質性優惠。
“金太陽工程的出臺是一個利好,對提振光伏產業發展有積極作用。目前金太陽工程產生的效果不明顯是因為企業在投標中發現,其成本加上補貼還是虧本,補貼并沒有那么高。如何按市場規律制定一個浮動補貼制度是有關部門下一步應該考慮的。”孫廣彬表示,我國硅原料并不短缺,只是沒有掌握晶硅提純技術,設備跟不上,如果技術成熟,設備跟上,未來完全可以掌握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