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
- LED面臨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
- 國內要向上游攀爬
- 大功率芯片是瓶頸
市場數據:
- 外延片和芯片占LED產業鏈70%的利潤
LED產業鏈呈金字塔形結構 南都制圖:黃敬
上游:襯底、外延材料與芯片制造(技術和資金密集型)
中游:器件與模塊封裝(技術和勞動密集型)
下游:LED應用,主要指燈具制造和控制系統(上游外延片制備的投資規模比一些下游應用環節高出上千倍)
LED到底有多火?在上周舉行的廣州國際照明展上,13.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中,LED展區超過7萬平方米;參會的1800多家企業中,大半部分是做LED的,而以往的參會主力白熾燈廠商,幾乎不見蹤影。
“大家都看好這個市場,希望能快速切入市場,導入品牌。”吉華光電運營經理張亞軍在照明展上向本報坦言,LED市場巨大,但國內企業還是主要集中在封裝和應用等下游領域,“LED有幾項核心技術目前仍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一個是大功率芯片,美國科銳是最重要的LED芯片廠商之一;另外就是熒光粉,大家基本上都要用日本日亞化學的產品。”
LED:看上去很美?
在國際照明展上,國外巨頭G E、歐司朗、飛利浦都重點辟出了LED專區。
G E重點推出了計劃下半年才面市的G LSLED燈,G E稱其為一款“真正能代替室內40w白熾燈的LED產品。”
G E照明亞太區總裁兼C E O高思強調稱,G E非常看好室內零售和室外道路應用的市場前景,“中國市場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而國內企業也嗅到了LED的商機———去年年底,美的成立了照明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美的照明品牌策劃總監孟玲稱,美的照明要做“家居、辦公、工程、電工、光源全系列照明方案的解決者”。
在T C L展廳內,展出產品也以L E D為主,包括光源、室內、室外燈具。TCL照明電氣事業部總經理李益民透露,T C L照明會更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向LED發展,“LED是我們的未來”。
有專家預計,2010年我國LED產值將達到1500億元,是2008年的兩倍。
看上去很美,但LED仍然面臨核心技術缺失、行業標準缺失、價格居高不下等問題。
佛山照明市場總監張開明坦言,由于LED前端技術多掌握在國外一些大企業手中,“LED整個產品項目在中國來講,目前價位還是偏高”。張開明稱,在LED投入上,佛山照明希望與國外企業尋求合作。
江門吉華光電從去年開始投入生產L E D照明產品,以LE D普通球形燈泡為例,售價大約在60-80元。“普通消費者可能會覺得這個價格有點高,但事實上,我們的利潤并不高。”張亞軍稱,由于核心專利基本由國外企業壟斷,下游廠家購買外延片和芯片成本很高,“光芯片在成本中就占到了一半以上。”
事實上,在上游環節,LED照明的核心專利基本被日本的日亞、豐田合成、東芝,美國科銳、德國歐司朗等公司掌控,而這些公司利用自有的核心專利,采取“合縱連橫”的擴展方式,在全世界范圍內布置了嚴密的專利網。
張亞軍同時指出,LE D至今沒有出臺具體行業標準,“比如光通量、發光效率、光強等等,都沒有發布具體的參數。”
還有不愿具名的企業告訴記者,由于生產工藝缺陷,會導致LED芯片溫度過高,加速了芯片衰減,現在LED光源普遍存在光衰問題,有的LED路燈安裝不到一年就出現亮度嚴重衰減現象。“L E D路燈理論壽命在5年以上,但以目前的技術,不到兩年就肯定要換”。
向上游攀爬
來自中國照明協會的數據顯示,在LED產業鏈中,外延片和芯片占70%的利潤,而LED封裝和應用則只占30%左右的利潤。目前,外延片生產基本控制在國外企業手中;芯片方面,國內企業主要集中在小功率中低端領域,在大功率高端領域還存在技術、量產、質量等方面的問題。
而從產業布局來看,我國LE D產業發展也極不平衡。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總產值近700億元,其中芯片產值19億元,封裝185億元,應用產品產值450億元,芯片、封裝和應用產值之比為1∶9∶22.
所幸,不能再淪為下游組裝車間已成為國內L E D企業共識。今年1月,三安光電豪擲120億元建立了LED基地。三安光電目前具備年產外延片45萬片、芯片150億枚的生產能力;已經完成了5條LED生產
線建設的士蘭微,擬定向增發募資不超過6億元,用于高亮度LED芯片生產線項目的擴產及補充流動資金。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良海表示,當前LE D發展的瓶頸之一就是大功率芯片,同時高亮度LED藍光和綠光的芯片生產在國內尚屬空白,而同方光電已經在這些方面突破了技術關卡。
“L E D芯片的價格相差很大,由于品質不同,有的相差高達100倍。同方光電目前已經掌握了大功率芯片、外延片產業化生產的核心技術。我們未來將集中發展高端芯片,然后供應給國內的下游封裝廠。”王良海稱,未來隨著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方也將推出相關民用產品,進入市場前景更為廣闊的家庭市場。
據透露,同方未來在L E D光電產業的投資規模將高達30億元,主要集中在芯片領域,力爭成為全國最大、全球前三的芯片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