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
- 出口未恢復危機前水平
- 生存模式悄然生變
- 下半年增速或減慢
- 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0.4%
- 全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左右
工信部了解到,今年二季度電子信息產業延續一季度回升向好的勢頭,生產呈現較快增長,但增速略有回調。電子信息產業生產、投資、出口均高于工業平均水平,通信業業務總量和營業收入增速穩步回升。下半年,電子信息產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復雜,國內外市場及宏觀環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產業發展可能出現前高后低的態勢。因此要保持擴內需、穩出口各項政策措施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快推進3G、TD發展及三網融合試點,及早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信息產業在轉方式、調結構中發揮積極作用。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 出口未恢復危機前水平
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了20.4%,比同期工業平均水平提高了2.8%,比一季度回落3.7個百分點。以2008年為基期,近兩年上半年平均增速為9.4%。
2010年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加快,新增固定資產較多,但新開工項目出現下降,投資結構出現新的變化:
投資加速增長,新增固定資產增勢突出。2010年上半年,電子信息產業500萬元以上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62億元,同比增長41%,新開工項目2271個,同比下降8.7%。
新開工項目出現下降,計劃投資額繼續快速擴大。上半年,新開工項目2271個,同比下降8.7%,比一季度增速(37.8%)下降46.5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新開工項目546個,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78個,降幅為47%。上半年新開工項目增長較快的領域主要是計算機外部設備、集成電路、家用影視設備等行業。
家用視聽、計算機和電子器件行業投資增速加快,電子材料、通信設備行業下滑明顯。上半年,家用視聽、電子器件行業分別完成投資63.8億和640億元,增速分別由去年同期負增長(-31.1%和-16.4%)轉為正增長75.2%和86.6%,其中電子器件行業的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分別由去年同期的下降39.1%和14.2%轉為正增長94.2%和16.4%,光電子器件行業同比增長96%。計算機行業完成投資209.6億元,同比增長59.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0.4個百分點。
隨著國家實施抑制多晶硅行業產能過剩政策,電子材料行業投資下滑明顯,尤其是信息化學品行業投資增速由去年增長90.1%轉為下降13.2%。受電信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上半年下降30.9%)影響,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增長持續放緩,僅增長10.4%,低于去年同期28.8個百分點。
東部投資加快回升,西部投資增速回落。上半年,東部地區完成投資1428億元,同比增長44%。新開工項目1238個,同比下降26.4%。中部地區完成投資633億元,同比增長52.8%,新開工項目864個,同比增長31.1%。西部地區完成投資301億元,同比增長11.7%,低于去年同期63.3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169個,同比增長15%。
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額達到4526億美元,同比增長41.8%,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3.4%。其中出口2624億美元,同比增長38.9%;進口1902億美元,同比增長46.0%,但增速略有回調,出口仍未完全恢復危機前增速水平。
其中,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出口增勢突出。上半年,電子元件出口352億美元,同比增長52.2%;電子器件出口295億美元,同比增長69.5%;電子材料出口26億美元,同比增長65.3%,以上三個行業出口增速明顯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計算機產品出口990億美元,同比增長42.0%,略高于全行業平均增速。家用電子電器、通信設備出口397億和421億美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3.3%和21.0%,落后于平均水平。出口金額前三名產品為:筆記本電腦426億美元,增長59.6%;手機195億美元,增長21.5%;液晶顯示板及模組127億美元,增長74.9%。大部分行業進口保持快速增長,計算機、電子元件及電子器件進口分別增長52.5%、51.9%和47.3%。
一般貿易出口增勢突出,加工貿易進口增長較快。上半年,一般貿易出口429億美元,同比增長56.4%,高于出口平均增速17.5個百分點;來、進料加工貿易出口分別為263億和1785億美元,增長32.7%和34.6%,增速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6.2和4.3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口394億美元,增長39.2%;來、進料加工貿易進口259億和861億美元,分別增長58.1%和43.1%。
民營企業出口增速繼續領先。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221億美元,同比增長71.5%,高于出口平均增速32.6個百分點;外商獨資企業出口169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4.5%,同比增長37.2%,比全行業平均水平低1.7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出口183億美元,同比增長40.1%。
對歐盟出口依然保持較好勢頭。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列前三位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香港、美國和日本,出口額達到581億、507億和18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1.1%、31.4%和37.2%,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對歐盟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如對德國、意大利、荷蘭、法國等國出口增速分別為60.6%、63.5%、69.0%和69.7%。
上半年,我國累計實現軟件業務收入6048億元,同比增長29.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4個百分點。信息技術增值服務收入和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收入分別為724億元和560億元,同比增長36.1%和34.6%,高于全行業收入增速7個和5.5個百分點。隨著集成電路行業復蘇,上半年完成設計開發收入341億元,同比增長86.4%。軟件產品、系統集成和支持服務、嵌入式系統軟件實現收入2151億元、1230億元和1042億元,分別增長26.4%、25.7%和19.6%。
生存模式悄然生變 三大問題不容忽視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國家內外需戰略的調整給產業帶來深遠影響,使得一直依賴于出口的模式發生了變化,而依賴投資和高投入的增長模式也不可持續。
問題一:內外需調整,要從出口導向轉為靠內需拉動。電子信息產業原來依賴于出口,外貿依存度非常高。在當前這樣一種調整下,對產業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人力成本普遍提升。今年全國普遍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廣東電子企業工人工資提高15%以上。由此帶來的代工模式調整和企業區域轉移非常明顯,這對中小企業的成本構成壓力。
匯率政策的調整。今年6月國家恢復人民幣匯率彈性機制調整。電子信息企業為我國加工貿易貢獻很大,但對人民幣升值承受力比較低,在新的機制下如何生存和發展成為企業面臨的課題。
今年實行的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適度寬松的前提下,有一定的緊縮。這幾方面因素使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長期以壓低要素價格和獲取比較優勢發展的模式面臨著調整。
問題二,發達國家對信息網絡制高點的爭奪。受金融危機沖擊,發達國家把信息網絡作為競爭當中新的制高點,并積極推動信息技術在其他行業的一種深度的運用。日本政府的“I-JAPAN戰略”,韓國政府的“IT韓國未來戰略”,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更新數字發展戰略,美國擬實施“國家寬帶計劃”,歐元區通過了2020年戰略計劃,都把通信技術的創新作為他們發展戰略重要的切入點。
問題三,產業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管理體制跟產業發展及“三網融合”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完善加強。
下半年增速或減慢 預計全年增加值增長15%
當前電子信息產業開始走上恢復性上升通道,回升向好基礎得到鞏固,但形勢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面臨的困難和矛盾仍很突出,需要繼續加快結構調整,促進平穩發展。
全球市場逐漸轉好。據IDC預計,全球IT支出將增長4%以上,半導體行業收入將增長20%,PC出貨量將增長20%左右,彩電、手機市場都將出現兩位數增長。而代表行業風向標的半導體價格呈回升態勢,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總體走上復蘇的態勢。
金磚四國中印度、巴西、俄羅斯市場的增速在不斷提升,這將有利于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
但歐元區部分國家發生債券危機后,引起一系列負面連鎖反應,而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增多,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發達國家對信息網絡等新興產業的爭奪日益加劇。這將對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增加一些新的變數。
另外,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并不牢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失業率較高,國際大宗商品如石油、鋼鐵價格持續振蕩,這些將增加國際貿易環節的復雜性。
下半年國家將繼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政策的走向是保持總體的穩定和連續性,以防止政策連續出臺產生的一些效應。
在擴內需方面,國家繼續加強內需的拉動作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的措施力度在加大,并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產品的限價,調整補貼的范圍,同時以舊換新的政策在不斷完善,實施的區域不斷擴大。而3G和“三網融合”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在積極推進。
今年電子信息產業投資比較快,特別是外部需求的回暖帶動了電子信息產業全面回升。去年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的振興規劃在逐步落實,3G和TD發展帶動了投資。目前3G已達到950億元的水平,這對制造業的投資有重要的拉動。隨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和彩電工業的轉型,全國掀起了發展熱潮,投資超過2000億元,將對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后勁。
但電子信息產業深層次的矛盾開始顯現,結構調整的任務非常艱巨。如自主創新的不足、核心技術器件的缺乏、加工貿易比重大、區域發展不協調、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的缺乏等問題急需解決。當前國內的成本優勢在逐步喪失,原材料價格、人力成本的升值,將影響產業投資的比較優勢。
綜合來看,2010年電子信息產業總體可能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下半年增速將慢于上半年,預計全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左右,收入增長將超過6%,產業出口和投資增速將保持兩位數水平,軟件業務收入增長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