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 《2011供應商管理調查報告》出爐
- 價格貨期震蕩,有漲有跌
- 切換供應商增加
- 降成本走技術路線
- 采購風險管理進入視野
2010年的電子元器件供應鏈籠罩在缺貨的陰影中。缺貨導致了供應鏈上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包括漲價、交期延長、貨款結算期延長、更換供應商等等。面對缺貨,供應鏈上下游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特別是下游的電子系統制造商通過調整了供應商管理策略而挺過了難關。
在這個大環境 ,電子元件技術網把缺貨環境下的供應商管理策略變化作為《2011供應商管理調查》的主題,我們相信調查所揭示出的經驗和規律,對于供應鏈未來有效應對“缺貨”導致的采購風險,將會起到有益的借鑒作用。
價格貨期震蕩,有漲有跌
本次調查的結果印證了2010年電子行業所面臨的“缺貨”困境——2010年電子系統制造商與設計公司面臨的最普遍的采購風險是無法供貨,43.6%的公司面臨著供應商無法供貨的困擾。與2009年的調查做對比,2010年IC、分立器件、無源元件、機電元件、模塊/電池五大類物料價格有不同幅度增長,其中IC與分立器件漲幅最大,機電元件、模塊/電池漲幅最小;交貨期方面,IC、分立器件、無源元件交貨期都有所延長,而機電元件、模塊/電池交貨期分別縮短了5天和6天;貨款結算期方面,IC、分立器件貨款結算期均有所延長,無源元件、機電元件、模塊/電池的貨款結算期都縮短了。
圖1:五大類物料的交貨期有延長也有縮短
圖2:五大類物料的貨款結算期的變化
交貨期、貨款結算期、價格這三個要素在不同物料之間變化有所差異,原因在于不同的供應結構。IC、分立器件的供應體系中,國外廠商比例較大,供應相對集中,而且產能增加也比較保守,所以價格上漲最多、交期變長導致結算期也變長。而機電元件、模塊/電池的供應中,國內廠商的比例很大,供應分散,隨著2010年需求的增加,廠商產能提升很快,所以交期和結算期都變短了。無源元件供應結構介于中間,所以雖然無源元件的交期延長,但是貨款結算期沒有隨之延長,反而縮短了,這主要因為是搶貨。電子元件技術網的論壇里有很多關于缺貨的討論,有網友表示,因為缺貨,甚至不得不由月結變成了現結來搶貨。但是IC、分立器件由于貨源吃緊,即使價格翻幾倍也買不到。
相關鏈接:
目錄分銷熱凸顯小批量采購困難
http://hdh-sz.com/art/artinfo/id/80010537
小批量采購習慣與服務趨勢調查報告
http://hdh-sz.com/art/artinfo/id/80007277
供應商開發,門當戶對理論
http://hdh-sz.com/art/artinfo/id/80002075
發揮核心技術,聯手分銷商創造價值
http://hdh-sz.com/art/artinfo/id/80007401
調查發現:采購者最看重電子元器件供應商Cost-Down能力
http://hdh-sz.com/art/artinfo/id/80008369
[page]
切換供應商增加
在缺貨的大環境下,不少電子系統制造商被迫更換供應商。導致合格供應商降級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物料出現質量問題、價格失去競爭力和貨期變長。物料質量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妥協的;價格失去競爭力也就是價格上漲壓縮了下游公司的利潤空間;而貨期變長導致供應商降級的比例變化最顯著,由2009年的5.2%大幅上升至2010年的36.8%——這是供應鏈調整的表現。因此,系統廠商在考察新供應商時,除了考察物料質量因素外,產品性價比和供貨能力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圖3:導致合格供應商降級的主要因素
同時,系統廠商提高了五大類物料在第一供應商處的采購數量比例,通過提高采購比例,一方面提升廠商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刺激供應商的服務積極性。五類物料中,無源元件在第一供應商處的采購數量比例變化最大,由2009年的43.2%提升到2010年的63.5%。電路設計中,無源元件種類多數量多,對于無源元件的采購,可以采用集中打包采購的方式,并且隨著中國工程師自主開發活躍度的提升,無源元件的選擇更加主動自由,這些因素共同促使無源元件比例的提升。
降本走技術路線
在缺貨漲價的氣氛中談COSTDOWN注定是個艱難的過程。調查中顯示,2010年最主要的COSTDOWN方式是尋找替代物料和引入競爭供應商。與2009年相比,尋找替代物料依然是最重要的COSTDOWN方式,但采取說服供應商降價這種方式的人少了許多,由35.9%降至21.1%,其中,2億營業額以上的大公司在砍價方面顯然更有話語權。
圖4:尋找替代物料依然是最重要的COSTDOWN方式,但砍價的人少了
通過對替代方式的調查發現,不同品牌物料之間的替換成為2010年使用替代物料的最主要方式,而2009年的調查結果中廠商新老產品替換占據主流。替代方式側重點的變化也反映了供應鏈中物料品牌替換比較活躍,這為新的品牌供應商切入市場提供了機會。那么工程師如何獲得品牌替代信息呢?通過調查發現,使用在線工具是尋找物料品牌替代信息成為新寵。在線工具包括供應商網站的選型工具、目錄分銷商的搜索工具、供應商替代搜索工具。此外,技術文章也是影響工程師選擇的重要方式,而技術文章恰恰是國內元器件供應商的短板。
圖5:在線選型工具是尋找物料品牌替代信息的重要途徑
采購風險管理進入視野
2010年,電子系統制造商與設計公司面臨的采購風險除無法供貨外,需求預測不準的問題也凸顯了出來,尤其是對于消費電子行業,構成了最大的采購風險。調查還發現通過采購風險管理手段把“缺貨影響程度”降低到“可以接受”水平的公司,達到半數以上(54.5%)。
圖6:為了應對采購風險,采購商采取了綜合的應對措施
為了應對采購風險,采購商采取了綜合的應對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三種方式是:選擇生產資源好的供應商、采用多品牌多供應商策略、多用通用件少用定制件。不同營業規模和不同終端產品的公司也表現出各自不同的應對措施。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電子元件技術網出版的《2011供應商管理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