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1998年,經濟學人第一次出現“華為”; 2012年,“華為威脅論”成為封面文章。這十四年里,威脅論是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外國人眼中的典型中國大企業,究竟是種什么面孔?本文將從頭道來。
一般來講,威脅有兩種,或者是已知的力量太強,比如地震;或者是未知的力量太多,比如妖怪。在外媒眼中,華為兼具了這兩方面——實力的威脅,未知的威脅。下面,既是一份檔案,又是一個傳奇。
一、《經濟學人》的水晶球
1998年 6月25日,克林頓訪華,一千二百余人隨行,白宮大隊里的商人兩眼放光,滿是貪婪。
《經濟學人》極有先見地告誡這些訪問者——不要以為能在中國輕易撈到錢,那里的本土企業正在成長。
“你們知道華為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聽名字就很土。但是,就在96-98年,跨國電信企業在中國打下的市場,已經被中國本土企業奪回了一半,華為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它不是靠偷取技術,也不是靠政府補貼,它也懂研發,懂營銷,有野心,有計劃。此時的華為,恰似10年前的諾基亞,誰又敢說10年后華為不是諾基亞?!”
十四年后,華為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制造商之一,再看此文,讀者會不會發出同樣的感慨:《經濟學人》有水晶球嗎?
二、十年磨一劍
十年,放到商戰中,就是滄海桑田。
這十年里,華為屢傳捷報,《經濟學人》一一跟進。條分縷析,大致有三條線索:
其一,研發能力。
華為一開始就是技術流。
九十年代,中國農村市場廣闊,產品匱乏,只有它,研究針對性產品;
2000年前后,它先后在印度、瑞典、美國設立研發中心,吹響全球科研集結號;
2005年,在深圳打造華為大學,氣派程度堪比白宮;
2008年,在國際專利申請榜上躍居第一;
2010年,《經濟學人》將年度公司創新大獎頒給了華為。
在外媒批判中國研發的硬傷時,知識產權已經成了華為的硬功夫。
這一點,構成“華為威脅論”的重要內容。
其二,營銷手段。
華為的營銷策略,被外媒稱為“商場上的毛澤東路線”。
在國內,華為從農村起家,一步步包圍城市。
在國外,華為是哪窮去哪,哪亂去哪,2003年,阿爾及利亞鬧地震的時候,別人跑了,華為去了;同年,伊拉克開戰,別人跑了,華為也去了。于是,到了06年,華為的國外銷量已經達到國內的兩倍,在非洲與中東的銷量一路飆升,在拉美的市場也打著滾增加。
占領新興市場根據地,再進攻歐美大城市。05年,華為成為英國電信供貨商;07年,成為歐洲所有頂級運營商的合作伙伴;08年,攻入北美,成為加拿大重要供貨商。除了美國,華為已在全球遍地開花。
為什么沒有美國呢?看第三條,也是《經濟學人》探討最多的一條——
其三,安全顧慮。
華為初露頭角時,外媒揪住它的老總背景不放,任正非幾年的服役經歷,似乎讓華為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華為走向國際后,外媒開始討論它的政府補貼,一次次質問,如果跟政府沒有關系,你哪里來那么多錢?
05年9月,胡錦濤訪華,《經濟學人》第一次暗示了問題本質:“中國企業的強勢擴張才是真的焦點,中美關系持續緊張才是真的原因,至于華為,只是一個靶子。”
09年4月,英國、美國、印度等采取了實際行動,限制華為發展。《經濟學人》不動聲色,只是拋出一個尖刻的問題:“中國制造里面,是不是有妖怪?中國企業擴張,是不是間諜網?”
至此,華為的實力已得到全球認可,否則,就不會樹大招風了。也正是此時,“華為威脅論”三要素正式到位:研發能力、營銷手段、安全顧慮。而第三點,妖怪式的威脅,引發了后面一個個故事,有深度且有內涵。
三、為什么懷疑?越挖越深!
大家都明白,實力上的雄厚,說理想一點可以服務全球消費者,沒什么好“威脅”的。中國每輛公交車里都能聽到諾基亞的鈴聲,但是,中國政府從不曾對諾基亞說過威脅二字。可是,從西方美歐到東方印度,為什么對中國的企業偏偏多一層“安全顧慮”,如此特殊對待華為呢?
《經濟學人》在11-12年的分析是比較全面的:
11年1月,它剖析了中國企業發展的大背景,毫不忌諱地指出中國自身原因。
“中國的政府力量太強了,想做生意,就要巴結好它。
但是,中國政府既不用像美國一樣巴結選民,也不用像歐洲一樣被法律束手束腳,實在難以保證它不濫用權力。紅二代、官二代能通過灰色渠道迅速發財;銀行總是貸款給有關系的企業;地方政府能自己裁奪各種收費名目。
所以,在中國,企業與政府的關系是曖昧的。即便是最有商業能力的中國企業,在國外也會被懷疑,比如華為。”
11年6月,《經濟學人》酒后吐真言,拍著華為的肩膀,說了老實話。
“其實,華為對于疑點已經很誠懇了。03年至今,華為的資金來源總被質疑,于是華為出了一份詳細的報表;98年至今,安全顧慮愈演愈烈,于是華為狠下心,拿出真金白銀,在英國成立了安全認證中心,讓有顧慮的人來測試,軟件硬件隨便測。
但是,華為啊,你要知道,你是一個典型,你能不能成功,不僅代表你能不能跟西方拼,還代表著著中國大企業能不能拼;
而且,你要進這個國際化的高級戰場,也不是你有實力就能進,你還得問問,這些已經進來的玩家,愿不愿意讓你進啊?
你被扣上“威脅”的帽子,被抵制,被禁止,很大程度上,反映著西方對中國玩家的寬容度、接納度。兄弟,我們也是人,是人都有私心,槍打出頭鳥,你要懂啊!”
后來,就到了12年,世界各國對華為的態度已經產生了很大分歧,而美國對華為最為苦大仇深,連破產的小工廠都不許華為接手,逐漸成為問題焦點。《經濟學人》提出了新的解釋:華為是不是坦蕩的君子,已經不再重要;美國是不是患了疑心病的小人,才是問題的關鍵。
它說,“美國有家大公司,也做電信,它的名字叫思科。它曾對中國說,“我的設備能監聽,好幫你對付別人”。所以,相比與華為,美國的電信業似乎更懂得怎么做間諜。類似的事情華為干過嗎?沒有任何證據。問題在于,美國一直在念繞口令:“沒有證據證明你做過,不代表有證據證明你沒做。”華為是不是君子,已經不重要了,美國用什么心態來想華為,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美國的心態并不好。其一,它自己做過賊,看誰都像賊。其二,中美緊張的關系,更讓事情雪上加霜。美國智庫CSIS曾說:“中美現在互不信任,都認為對方在用電信設備、電信基礎設施來監聽。”其三,越來越多的西方企業跑到中國建廠,希望從低成本中受益。現在,它們還沒享受夠,就要讓位于華為,西方政府自然也難免有私心,想偏袒。”
爭論至此,華為能做的,已經很少了,就算按照外媒的意愿真正上市,恐怕也難以消除懷疑。剩下的任務,正如《經濟學人》所言,不再是企業的,而是國家的:
“美國能不能依法行事,規范說明不讓什么企業進美國,不再隨意打發華為?
美國能不能學一學英國,也建立個華為安檢中心,派幾個過去查,花不了多少錢,直接把華為逐出美國,逼自己買貴的電信設備,豈不得不償失?
中國能不能再主動點,想讓中企走向世界,就不得不搞好中美關系。”
四、大染坊式的悲哀
2004年,國內有部電視劇風靡一時,叫《大染坊》,講抗日戰爭之前,中國曇花一現的民族工業史。寫完第六篇,我腦海中常常出現的,就是日本商人藤井說過的一句話。
中國商界傳奇陳六子與藤井大戰之后,藤井真情流露,說:“個人太強,國家太弱,個人是要吃虧的。”
《大染坊》的最后,東北淪陷,山東淪陷,陳六子大恨,吐血而亡。全書結尾如此寫道:
“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中國民族工業似一現的曇花,徹底的凋謝了,就像一顆美麗的流星,劃過了中國歷史的天際,人們目送著那顆流星,帶著那長長的嘆息……
當國家不能為人們的生存提供保障,不能成為人生實踐平臺的時候,所有的一切也就似那流星,所有的能力、熱血、才華、激情,也只是垂死者那慘白面孔上一縷燦爛的笑容!”
我們值得期待的是,今日中國非彼時中國,今日看似相同的情形,應該會有不同的結局。
特別推薦
- 是否存在有關 PCB 走線電感的經驗法則?
- 一文看懂電壓轉換的級聯和混合概念
- 第12講:三菱電機高壓SiC芯片技術
- 準 Z 源逆變器的設計
- 貿澤電子持續擴充工業自動化產品陣容
- 低功耗嵌入式設計簡介
- 如何通過基本描述找到需要的電容?
技術文章更多>>
- 聯發科與NVIDIA合作 為NVIDIA 個人AI超級計算機設計NVIDIA GB10超級芯片
- 國產工業核心零部件崛起背后,華丞電子的智慧與突破
- 歐盟新規實施:新車必須安裝
- 破局時效,跨越速運領航零擔快運新征途
- 瑞典名企Roxtec助力構建安全防線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熱門搜索
云計算
云母電容
真空三極管
振蕩器
振蕩線圈
振動器
振動設備
震動馬達
整流變壓器
整流二極管
整流濾波
直流電機
智能抄表
智能電表
智能電網
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
智能手機
中電華星
中電器材
中功率管
中間繼電器
周立功單片機
轉換開關
自耦變壓器
自耦調壓器
阻尼三極管
組合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