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USB歷經數十年發展與延伸,已經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多的設備都離不開USB,例如鼠標、移動硬盤、網絡攝像頭等等。本文由首席技術專家為我們深入解析USB音頻的工作原理,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應用USB音頻。
USB基本原理
USB是一種由PC(USB主機)發起一次傳輸,設備(例如一套USB揚聲器)繼而響應的通信協議。每次傳輸都尋址到一個特定設備,并尋址到該設備的一個特定端點。IN傳輸將數據發送至PC。當主機發起一次IN傳輸時,設備必須用主機所需的數據做出響應。OUT傳輸將數據傳輸至設備。當主機執行一次OUT傳輸時,它發送設備必須捕獲的數據包。在USB音頻領域,IN傳輸和OUT傳輸可以用于傳輸音頻樣本:一個OUT傳輸將音頻數據從PC發送至揚聲器,而IN傳輸用于將音頻數據從麥克風發送至PC。
USB規范中有4種類型的IN傳輸和OUT傳輸:批量傳輸、同步傳輸、中斷傳輸和控制傳輸。
批量傳輸用于在主機和設備之間可靠地傳輸數據。所有USB傳輸都帶有CRC(校驗和),它表明是否有錯誤發生。在一次批量傳輸中,數據的接收端必須驗證CRC。如果CRC正確,傳輸被應答,數據被假定已經傳輸無誤。如果CRC不正確,傳輸不會被應答,然后將會重試。如果設備未準備好接收數據,它將傳送一個否定應答(NAK)信號,該信號將會使主機重試傳輸。批量傳輸不被認為對時間要求嚴格,因此將會安排在以下將要討論的、對時間要求嚴格的各種傳輸的周邊時間。
同步傳輸用于在主機和設備之間實時傳輸數據。若主機建立了同步端點,主機會為同步端點分配一定數量的帶寬,并且它將在該端點上規律地執行IN傳輸或OUT傳輸。例如,主機可以每125μs對該設備OUT 1KB數據。由于分配了固定的、有限數量的帶寬,如果出現了任何異常,都將沒有時間重發數據。數據具有正常的CRC,但是如果接收端檢測到錯誤,將沒有重發機制。
中斷傳輸被主機用于定期探詢設備,以發現是否有值得做的事情發生。例如,主機可以探詢音頻設備,核對靜音(MUTE)按鈕是否已被按下。“中斷”傳輸這個名稱有一點混淆視聽,因為其并不中斷任何事情。然而,數據的定期探詢給出了主機中斷將會提供的相同類型的功能。
控制傳輸與批量傳輸非常相似。控制傳輸會被應答(即可以被NAK),并且以非實時方式傳送。控制傳輸用于正常數據流以外的操作,例如詢問設備功能或端點狀態。設備功能描述的說明在本文范疇之外,本文僅陳述諸如“USB音頻類”或“USB大容量存儲類”等預定義的類型,它們能夠實現跨平臺的互操作性。
USB幀中制定了所有的傳輸類型。高速USB幀的長度為125μs(Full Speed USB幀為1ms),并由主機發送幀起始(SOF)消息進行標記。同步傳輸和中斷傳輸每幀至多發送一次。
USB音頻
USB音頻使用了同步傳輸、中斷傳輸和控制傳輸。所有音頻數據通過同步傳輸來傳輸;中斷傳輸用于轉發關于音頻時鐘可用性的信息;控制傳輸用于設置音量、請求采樣率等(參見圖1)。
圖1:主機和USB設備之間的傳輸——同步IN和OUT用于音頻數據,控制用于設置參數,中斷用于狀態監視。
USB音頻系統的數據需求取決于通道數、代表每個樣本的位數,以及采樣率。典型的通道數為2(立體聲)、6(5.1聲道)或者更高(用于錄音室或DJ應用)。盡管傳統音頻可用16位,典型的采樣率為24位,而高質量音頻為32位。典型的采樣率為44.1、48、96及192kHz,后者為高質量音頻所使用。這里假設去設計一個具有96kHz采樣率和24位樣本的立體聲音頻揚聲器系統,為了簡化主機和設備上的數據編組,24位值一般用一個零字節填充,因此,總數據吞吐速率為96,000×2通道×4B=768,000Bps。同步端點以每125μs進行一次傳輸(或8000次傳輸/s)的速率工作。用所需的字節速率除以幀速率,可以得到每次同步傳輸的字節數:768,000/8,000=每次傳輸96B。
假若使用例如44,000Hz 的CD唱片速率,傳輸速率經計算為44.1次傳輸/s。在USB音頻中,每次傳輸總是運送整數個樣本;傳輸在48B和40B(6個和5個立體聲樣本)之間交替進行,以至于平均速率算出為每次傳輸44.1B。
單次同步傳輸可運送1024B,最多能夠運送256個樣本(在24/32位時)。這意味著,單個同步端點在48kHz時能傳輸42個通道,或者在192kHz時能傳輸10個通道——假定使用的是高速USB(High Speed USB)——全速USB(Full Speed USB)在48kHz時無法運送多于一個立體聲IN和OUT對。
當發送數字音頻時,將會有延遲引入。在高速USB的情況下,延遲為250μs。數據包在每個125μs窗口中傳輸一次,但是考慮到它可能會在該窗口中的任何時候發送,需要有一個250μs的緩沖器。在該250μs延遲的頂端,操作系統(O/S)驅動程序和編解碼器(CODEC)中可能引起額外延遲。注意:全速USB的固有延遲遠遠更高(為2ms),因為數據在每個1ms窗口中僅發送一次。
[page]
1s在“朋友”之間是什么?
在數字音頻中,商定一個共同的時間概念是大問題。上文已經定義了USB幀的傳輸速率為8,000次/s,并設定了揚聲器播放樣本的速率為96,000次/s。僅當揚聲器和主機約定了1s的長度,這才能夠奏效。USB音頻提供了3種模式,來確保主機和揚聲器共同約定時序:
1、在同步模式中,1s的長度由主機設備定義。這就是說,主機以某個速率發送數據,設備必須精確匹配這個速率。
2、在異步模式中,這正好相反——設備設置1s的定義,主機必須對設備進行匹配。
3、在自適應模式中,數據流決定時鐘。
自適應模式和同步模式并不理想,因為PC保持時鐘穩定的能力非常差,而且經常有其他音頻源介入,例如一臺外部數字錄音機。異步模式使外部時鐘源(或是設備內的低抖動時鐘)能夠用作主時鐘。一般兩者都依賴于基于晶振的鎖相環(PLL),如圖2所示。
圖2:一款帶有一個晶振用于穩定音頻頻率的USB音頻板,并且有一個低抖動PLL用于產生任何所需的頻率信號。
因此,系統中至少有2個不同的時鐘:USB時鐘由主機產生,頻率為8,000次傳輸/s;采樣時鐘由外部產生,例如,其采樣率為96,000Hz。這些時鐘的頻率會略有不同,其差別會隨時間略微變化。因此,每幀音頻樣本的平均數會稍微高于或低于期望的比率。例如,在本文96,000Hz采樣率的情況下,樣本的平均數為12.001。為了確保主機發送正確數量的數據,并且不會太多或太低,主機向中斷端點請求當前的采樣率。每隔幾個毫秒,上一個周期的平均采樣率將以16.16位定點數格式回報。如果上一個周期取平均數為12.001幀,那么報告值將為0x000C0041(65536×12.001)。
給定該平均速率,主機將能計算出在一次傳輸中在何時發送額外樣本;在此例中,每秒8次傳輸將運送一個額外樣本。此外,主機能夠利用該值與音頻設備進行同步。這使得DVD播放器等主機應用能夠將視頻保持為與音頻同步。如果沒有同步,音頻會慢慢地跑到視頻前面,兩個小時以后,音頻將會有1s誤差。
為了保持反饋回路較短,訣竅是不對音頻包和反饋包做不必要的緩沖。任何附加的緩沖都會產生報告延遲,該延遲使得保持通信流的平滑變得更加困難。這意味著,底層USB棧和USB音頻棧應緊密集成,而無需在它們之間緩沖。盡管這在應用處理器上難以達到,但是把軟件在執行時間可預測的嵌入式處理器上來實現,這點將非常容易達到。諸如XMOS等公司現在可以提供這種可預測的嵌入式處理器,如XMOS的xCORE多核MCU等處理器系列。借助其豐富的內置USB接口,它們緊密地將底層USB棧和USB音頻棧集成在一起。
[page]
多個時鐘源
以上方案僅考慮了兩個時鐘源——或者USB設備提供時鐘,或是主機提供時鐘。在調音臺等更復雜的設備中,可能還有其他設備提供采樣率,例如,通過ADAT或S/PDIF等數字接口,或通過攜帶字時鐘的BNC連接器提供。對于這樣的系統,USB音頻標準使設計人員能夠在設備當中置入時鐘選擇器。
時鐘選擇器規定采用哪個時鐘作為采樣率。時鐘選擇器有多個輸入時鐘(例如,一個S/PDIF接口上的輸入時鐘、本地晶振、以及一個ADAT接口上的輸入時鐘),并帶有一個用戶可選擇哪個時鐘用作輸入的控制傳輸,例如S/PDIF接口上的輸入時鐘。
符合性及原生支持
一旦一款設備符合USB音頻類協議,它將會很便捷地集成到操作系統中。圖3顯示了USB音頻設備插入到Mac OS/X系統中的控制界面截屏。它表明,時鐘選擇、采樣率選擇、通道音量控制以及靜音控制等都是可以控制的,就像對于任何其他的音頻設備那樣。
圖3:一款可互操作的設備出現在標準O/S對話框(例如本例中的OS/X)中,并且O/S可以設置音量和采樣率等。
設備的標準符合性使其可以實現互操作。O/S供應商能夠提供一種單獨的USB音頻驅動程序,該驅動程序可驅動大量設備,并具有眾多功能。的確,相同的USB音頻實現能夠進行參數化,以實現不同數量的通道,并且相同的驅動程序能夠用于連接設備。
結語
USB-Audio Class 2.0利用了高速USB 2.0標準,支持在PC和一臺所連接的音頻設備之間對音頻進行低延遲傳輸。高速USB 2.0的高吞吐率可用于實現多個音頻通道,并且具有高的音頻質量。USB音頻類標準可服務于多種設備的,從復雜的、具備多個通道、多個時鐘源和復雜控制的調音臺,到環繞立體聲系統、PC揚聲器和麥克風。
目前,頂級的消費性音頻產生已經推出了各種USB-Audio產品,并且受到了市場的好評,如Sony和OPPO已經推出了基于XMOS公司xCORE多核MCU產品的USB-Audio耳機放大器和音響組合單元。預計該項應用將在不遠的將來為更多用戶所選用。
相關閱讀:
熟練掌握它:USB接口數模轉換電路設計
工程師值得推敲的設計:嵌入式USB工業U盤系統的設計
牛人解讀:從RS 232接口向USB接口通訊的華麗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