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市場現況:
- 中國的太陽能模塊制造商正試圖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 Best Solar將于2008年底采用美國AMAT的方案生產薄膜硅
- QS Solar計劃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3年內達到500MW
- 中國已經有上百家從事太陽能模塊的生產商涉足多晶硅領域
- 有數百家規模相對較小的太陽能公司活躍在中國地太陽能產業領域
市場數據:
- 預計Best Solar 2010年下半年的產能將達到1GW/年,而2011年總產能將達到2GW
- QS 目標是在2010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量達到500MW
- Solarfun已經與Good Energies簽訂投資意向,輸出產量也將在08年底前從240MW增至360MW
伴隨著不斷完善的市場策略,中國的太陽能模塊制造商正試圖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確實,中國的太陽能公司正在崛起。雖然2009年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會出現,但是中國的各家公司仍期望每年的增長速度能夠達到100-400%。近年來,我們親眼目睹了全球十大太陽能制造商的排名在不斷改變,過去排名靠前的歐洲和日本制造商已經被中國制造取代。目前,Q-cells占據霸主地位,First Solar引領著各大薄膜公司,中國的各大太陽能公司對于前十的位置更是覬覦已久。就此,光伏研究機構Solarplaza就成長潛力、運行策略等因素,對中國的太陽能公司作了研究。
薄膜最大的項目非Best Solar莫屬,公司將于2008年底采用美國Applied Materials Inc.(AMAT)的方案,生產薄膜硅,投資額達到19億美元。預計2010年下半年的產能將達到1GW/年,而2011年總產能將達到2GW。從長遠來看,First Solar在2009年底產量將超過1GW,而Best Solar也將在09年一季度開始裝載出貨。
另外一家年輕的生力軍則是資產相對較少,卻具備同樣熱情的QS Solar,其目標是在3年時間內(2010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量達到500MW。作為參展商之一,QS Solar與Nanosolar、Firstsolar以及Moserbaer在今年6月于慕尼黑舉辦的首屆薄膜工藝研討會上展示了自己的產品。
目前,中國已經有上百家從事太陽能模塊的生產商涉足多晶硅領域,有12家在國外的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4家分,別是:晶澳太陽能(JA Solar)、無錫尚德(Suntech Power)、天合光能(Trina Solar)以及江蘇林祥(Solarfun)。
其中,Solarfun已經與Good Energies簽訂投資意向,輸出產量也將在08年底前從240MW增至360MW。與Trina Solar不同的是,Solarfun更專注于太陽能電池和模塊的生產。
創建于1997年的Trina Solar,將09年的年終目標產量定為600MW,公司計劃09年的出貨量達到360-400MW。Trina始終堅持朝垂直整合的模式發展,因此,其產品包括預期產品,都是為其太陽能電池板服務。為了證明公司的服務宗旨,Trina曾宣布計劃建立多晶硅生產廠,而此計劃于今年四月終止。
Trina Solar同時指出,隨著新廠的正式投產,多晶硅的供應將日趨平衡。因此,在不久的時間內,硅供應將得到保證。與無錫尚德相同的是,Trina Solar也將更多地依賴于美國市場,打開銷路。
除了上述上市公司之外,仍舊有數百家規模相對較小的太陽能公司活躍在中國地太陽能產業領域。舉例來說,創建于2006年的Astronergy/Chint公司,(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同時也包括薄膜太陽能模塊),目前正努力成為其競爭者中首個將PV模塊成本降低至$1/Wp以下的生產商。與此同時,2010年產量達到380MW的計劃也在積極籌備中。 伴隨著如此的雄心壯志,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將達到下一個巔峰;而隨著發電價的不斷降低,中國勢必在不久的將來超越歐洲的制造商,讓他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