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
- 中國的民用照明,就存在一個價值約4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
- 照明已成為建筑第二大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35%,亟待改變
- 價格便是一個障礙
-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已啟動“研究制定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項目
- 除了價格方面的影響外,相關標準混亂、門檻過低也是瓶頸
“單看中國的民用照明,就存在一個價值約4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飛利浦照明(中國)首席執行官畢柏翎表示,因此,過去的幾年里,飛利浦一直在收購、投資、研發綠色照明,并為此花費了將近40億歐元。
去年年底,飛利浦照明還投資6000萬歐元在江蘇揚州的儀征經濟開發區內建設了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熒光燈生產企業。
無獨有偶,老牌顯卡廠商艾爾莎也開始積極尋找新的產業機會。近日,艾爾莎宣布全面進軍LED綠色照明產業,與此同時,其還將市場重心進行了全面調整,舍棄了過去一貫以歐美海外市場為主的做法,轉而將中國市場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中國的市場潛力是以飛利浦為首的國際照明巨頭布陣的直接原因。“下一步,希望政府部門在照明節能標準方面進行改善,以促動這一市場更大的發展。”一業內企業負責人表示。
節能的商機
數據顯示,照明已成為建筑第二大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35%,亟待改變。
“以1支售價為20元的11瓦優質節能燈為例,在其6000小時的壽命期內,比具有相同效果的60瓦白熾燈少耗電294千瓦時,節約支出160多元。”美國EMSI環境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華中區總經理錢穎初表示。
為此,中國政府一直不余遺力地推動中國綠色照明市場的發展。以財政補貼方式支持高效照明產品的加速推廣。中國照明學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照明產品銷售額已超過150億美元,受上海世博會及廣州亞運會基礎設施建設的拉動,這一數字有望突破200億美元。
另悉,一些城市也在極力推動綠色照明市場的發展。目前,東莞、廣州等城市已經試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大力推進城市綠色照明項目和產業發展。據悉,廣東省計劃融資50億元的基金,通過深圳國融信合投資股份公司屬下的EMC公司國能新能源投資公司和國能智源節能服務公司流向市場。由于50億元主要用于推進城市綠色照明示范項目,LED照明產品作為綠色照明產品,將獲得這筆基金的投資。
這一舉動引起了國內外照明巨頭的關注與布陣。去年7月,艾爾莎已把臺北營運中心、顯卡及LED綠能研發總部全部轉移至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并且與北京博大國盛投資有限公司及MaxRayHolding(MH)合并,成立艾爾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全力進軍LED綠色照明市場。
此外,照明巨頭歐司朗再度逆勢擴產,其投資高達4億元的佛山新廠房已于去年落成,并將在2010年全面投產。據悉,該廠房將主攻綠色照明產品的研發生產,而佛山將成歐司朗全球最大生產研發基地之一。GE照明則在全球范圍內縮減白熾燈部門業務,相對應地增加提高照明能源轉換效率的照明產品的生產。佛山本土企業昭信集團也后來者居上,逐漸完善LED照明研發、芯片封裝、電控驅動、燈具組裝、工程應用一整條產業鏈。
加強標準制定
但這個“繁華似錦”的市場仍面臨著一些“頑疾”。
早在2003年6月,科技部就啟動了“中國半導體照明工程”;2005年,綠色建筑又首次將綠色照明列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2020年)。
但綠色照明推廣仍困難重重。
價格便是一個障礙。相比于普通的白熾燈,節能燈的價格往往是其幾倍甚至10倍。目前一支優質的11瓦緊湊型節能燈價格為20元左右,而1支白熾燈售價僅為1元左右。因此,政府部門正以補貼的形式推動節能照明產品的應用。“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錢穎初說。
除了價格方面的影響外,相關標準混亂、門檻過低也是瓶頸。
據悉,《管型熒光燈鎮流器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已發布近10年,但至今還沒有修訂過,嚴重影響了產品的升級換代。除了產品節能標準外,目前在照明工程節能標準中,也尚有考慮不足之處。
“目前,相關的產品和工程節能標準已經得到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批準,修訂工作正在進行中。”中國建筑科學院教授趙建平指出,但節能標準需要從實際出發進行修訂。比如在小面積空間中,目前達到照明節能的標準有些困難,因此,應該給予更加寬范的政策支持。
而為了推動綠色照明的發展,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已啟動“研究制定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項目,主要內容是制定逐步淘汰白熾燈的路線圖,以及推動綠色照明市場的相關政策。預計到2011年6月,將形成一系列研究報告并提出路線圖及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