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性:
- LIC有望在峰值電流輔助和制動回收蓄電等節能領域甚至在CO2削減方面發揮作用
- 兼具迅速放電和能量密度高的特點
- 不會因發熱而損壞,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機遇與挑戰:
- 環境問題應該會給電容器產品帶來更多的機會
- 制造成本和環境問題此消彼長的矛盾關系
- 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企業的結算也相繼出現減益
- 原油價格暫時下跌,可能削弱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機制的發展機遇
“環境問題應該會給電容器產品帶來更多的機會”——據2008年11月17日出版的《日經電子》的鋰離子電容器(LIC)深度報道,日本某LIC廠商的負責人對今后LIC需求的增長充滿期待。原因是LIC有望在峰值電流輔助和制動回收蓄電等節能領域甚至在CO2削減方面發揮作用。比如在節能領域,在發動機啟動馬達的啟動以及工業機器人用馬達的快速加速時,可以通過電容器蓄積的電力來提供瞬間需要的大電流。這樣一來,主電源及其配線就不用按照峰值電流的規格來設計,由此可實現小型化、小容量化。另外,其它報道中也提到過,LIC已經開始作為輔助蓄電元件應用于風力發電設備的供電平均化處理。
LIC采用了兼具鋰離子充電電池和電雙層電容器長處的結構,具有可以像電雙層電容器那樣迅速放電,同時能量密度又遠高于電雙層電容器的特點。同時從原理上講,不會因發熱而損壞,因此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正因為安全、高性能,所以除了上述用途外,還有望利用其高能量密度的特點而作為辦公設備和AGV(無人搬運車)的電池。隨著采訪的進行,越來越感覺到其應用前景之廣闊,今后的普及進程令人期待。
但是,隱約之間也感到了一絲擔心:這不僅限于LIC,“環境”能夠是新技術開發和普及的推動力嗎?
環境性能的改善確實可以帶來節省電力、削減使用成本的好處,但未必就能削減制造成本。倒不如說環境和成本總是處于一種此消彼長的矛盾關系。因此很多產品往往是使用上比較環保,但價格會高一些。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環保”已經成為產品或服務的賣點之一。日本戰后最長的經濟景氣期(盡管與泡沫期的不同讓人難以區別)也是受到了環境的推動。
然而,從2007年底開始經濟形勢陷入倒退,再加入前不久出現的金融危機,日本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今秋企業的結算也相繼出現減益。這樣一來,財務狀況惡化有可能引發企業降低“環保”的優先度——采訪中不由地讓人產生了這樣憂慮。而且,原油價格最近出現暫時下跌,也有可能削弱剛剛興起的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機制的發展機遇。毫無疑問,“降低環境負荷”的世界潮流不會改變,企業也無法忽視環境這一關鍵詞。但是,力矩的方向雖然不會改變,但有可能會變小。
不過,在減小環境負荷方面也有利好消息,比如為了確保太陽能發電不落后于歐洲,日本政府將提供補助金等。正因為處于目前的金融危機之中,反倒可以考驗企業是不是真心開展環境保護。一門心思謀生存,所以把環境問題推后——但愿不要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