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流對白光LED光學特性的影響
LED是一種電致發光器件,器件發光的各光學參數與流過器件的電流有直接的關系。隨著電流的增加,功率型白光LED的色溫會有一定的升高,色坐標(x,y)小,光通量增加但發光效率降低。本文講述電流對白光LED光學特性的影響...
2010-12-14
-
LED燈的散熱管理的低功耗設計
散熱管理是新型LED燈中最困難、要求最嚴格且成本最高的設計部分。如果不進行充分的散熱管理,將會造成照明失效或火災等災難性后果。本文將探討如何實施負溫度系數(NTC)散熱管理,以充分提高LED設計的安全性并大幅降低功耗...
2010-12-13
-
國內LED機遇挑戰并存
半導體照明作為新材料產業的重要代表,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應用熱潮。對于起步較晚的中國來說,半導體照明行業發展的火熱態勢有目共睹。從2000年開始,半導體照明企業在國內從無到有,截至到去年已經有4000多家,今年的產值或將超過1200億元,未來5年的增長將有可能超過50%。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
2010-12-13
-
VLSL40xxA/VLSL50xxA : Vishay推出冷白光LED模塊用于街燈照明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推出兩款金屬芯、冷白光LED電源模塊 --- VLSL40xxA和VLSL50xxA,每個模塊裝配12、24或36個高亮度LED。新款VLSL40xxA利用可選的特殊反射鏡來調整模塊的發光特性,以達到靈活使用的目的,而VLSL50xxA采用透明的硅有機樹脂透鏡,使模塊的發光呈蝶形。
2010-12-10
-
快速發展的中國LED產業
中國LED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早期中國LED產業中缺少LED外延片及芯片制造環節,所使用的LED芯片依賴于進口。但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從上游外延及芯片制造至中下游封裝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2010-12-10
-
明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規模預估增長18%
工研院IEK資深分析師兼經理趙祖佑指出,臺灣今年電子零組件產業市場規模將達7,995億元,較去年成長25%,其中LED及PCB表現屬相對亮眼...
2010-12-10
-
新能效標準促平板電視上下游技術升級
平板電視新能效標準12月1日開始實施,能效身份證將于明年3月1日加貼。對此,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不僅LED電視將由此迎來銷售的新高峰,同時還將促進行業自上游材料到下游整機產品的技術升級及產業鏈完善。
2010-12-10
-
創新突破Green Lighting China 2011
——開設“植物設施栽培中LED照明的應用主題展區”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飛速發展,LED 作為一種可應用于植物設施栽培的新型光源,因為具有一系列傳統電光源技術無可比擬的優點而日益受到關注。目前LED 在植物設施栽培中的應用正日益擴大并呈良好的發展前景。
2010-12-10
-
XLamp? CXA20:科銳推出業界首款照明級 LED 陣列簡化室內照明
LED照明領域的市場領導者科銳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業界首款照明級LED陣列——XLamp? CXA20 LED 陣列,該陣列是照明級陣列中的首款產品,旨在加速LED照明革新,它能夠以11W的功率實現 60W A型白熾燈的亮度。
2010-12-09
-
Green Lighting China 2011半導體照明封裝技術及產品交流活動
今天的LED芯片發光效率已足以與各種傳統燈源相競爭,在使用壽命上更是遠勝其它技術。不過,在后段的封裝、模塊、燈具的過程中,若不能妥善處理散熱、電源驅動、二次光學等問題,LED成品的表現仍難贏得市場的肯定。其中LED封裝除了保護內部LED芯片之外,還具有將LED芯片與外部作電氣連接、散熱等功能,因此具有關鍵性的地位。
2010-12-09
-
LED電視售價一跌再跌 降價效應即將上演
當美國消費者為“黑色星期五(編按:指感恩節隔日的星期五,為美國零售業傳統的大折扣日) ”迫切尋找最劃算的采購項目之際,液晶電視(LCD TV)仍是他們希望采購物品清單上的首選。
2010-12-08
-
2011第3屆中國成都國際LED展覽會
經過兩年的精心培育,成都國際LED展覽會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LED展覽會,受到國內外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傾情參與,無論是展會規模,還是展覽層次、展商質量都有新的飛躍。上屆展會展出面積8000平方米,有來自國內和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220家LED相關企業攜帶最新產品同臺展示;其展覽規模和影響力被業界譽為西部之最
2010-12-07
- 從噪聲抑制到功耗優化:CTSD如何重塑現代信號鏈架構
- 【車內消費類接口測試】泰克助力DisplayPort及eDP在車載顯示領域的應用
- 基于賽靈思、紫光芯片開發的FPGA高速通信開發板,適用于圖像處理、工業控制場景
- 從硅到碳的跨越:EA10000電源技術路線對比與選型指南
- 智能無線工業傳感器設計完全指南
- 借力 Mendix 低代碼,加速博世汽車電子數字化轉型
- 自主生態護城河:數字化轉型的可持續競爭力構建
- 深度解析交錯式反相電荷泵
- 交錯式反相電荷泵如何破解EMI/紋波雙難題?
- 同“芯”聚力 “易”起前行 安芯易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圓滿收官
- 邊緣AI+超低功耗!意法半導體新推工業級‘全能感知’加速度計重塑智能傳感未來
- 壓力傳感器主要應用場景、分類與技術解析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