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應用中常見的連接形式介紹
不同的LED連接形式對于大范圍LED的便用和驅動電路的設計要求等都至關重要。因此,在實際電路的組合中,正確選擇相適應的LED連接方式,對于提高其發光的效果、工作的可靠性、驅動器設計制造的方便程度以及整個電路的效率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就此展開討論...
2010-11-16
-
內置式LED日光燈電源的問題分析
幾乎市場上所有LED日光燈的電源都是采用內置式。所謂內置式就是指電源可以放在燈管里面。這種內置式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做成直接替換現有的熒光燈管,而無需對原有電路作任何改動。但是電源內置存在諸多隱患,本文為你一一分析
2010-11-15
-
面板產值趨勢分析:亮點聚焦LED觸控及OLED
2010年面板產業盡管歷經首次“淡季不淡且旺季不旺”、臺韓在中國大陸建置面板廠計劃延宕、反壟斷訴訟、3D和觸控技術提升、中國大陸6代廠正式量產、中尺寸應用產品如平板機增加,以及IPS與MVA再次對決等重大事件,但產值仍成長31.03%....
2010-11-12
-
2010高工LED工程師大會
LED界的工程師“奧斯卡”盛典LED界的工程師“奧斯卡”盛典
2010-11-12
-
2010 LED照亮中國評選第二輪候選名單公布
2010 LED照亮中國評選第二輪候選名單公布
2010-11-12
-
2011第七屆廣州國際LED展——全球最大LED產業盛會
由聞信展覽主辦的“2011第七屆廣州國際LED展”將于2011年3月1-4日繼續在亞洲最為先進的廣州交易會琶洲展館B區隆重舉行,6大展館、6萬平方,截至10月31日,已報名參展企業達569家。
2010-11-11
-
2011北京國際LED展覽會—新聞發布會
由全國高科技企業發展LED專業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京貿聯展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1北京國際LED展覽會(英文簡稱CILED 2011)”將于2011年4月26-28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2010-11-11
-
OLED結構原理及發光過程
OLED是一種由有機分子薄片組成的固態設備,施加電力之后就能發光,并且其耗電量小于傳統的發光二極管(LED)。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到OLED技術的工作原理,OLED有哪些類型,OLED同其他發光技術相比的優勢與不足,以及OLED需要克服的一些問題...
2010-11-11
-
本土LED消費超歐美
業績虧損、利潤下滑、數百億投資上游液晶面板、多元化突圍,2010年上半年,對于國內本土家電企業來說,似乎是一個尷尬命運中的拐點。幾乎無一例外,從今年一季度開始,國內彩電巨頭銷售增幅放緩,毛利率下降,庫存增加。以至于有家電業觀察人士疾呼:中國本土家電企業遭遇了生死劫?
2010-11-10
-
AMOLED屏幕將是未來主流 2013年將占10%
隨著手機產業競爭加劇,為使產品與競爭者區隔,有些高價的智能手機不惜成本,開始采用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做屏幕。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三星電子有多款手機主打有機屏幕。
2010-11-09
-
中國LED電視增長超預期 企業低價搶占市場
數據統計,全國LED背光液晶電視第三季度零售82.7萬臺,滲透率達到20%,中秋、國慶期間,市場滲透率一度高達42%。在國產品牌中,LED背光液晶電視增勢尤其明顯。雙節期間,海信、創維LED電視內部滲透率已經超過50%;海爾、康佳、長虹超過40%,國產品牌以71%的份額領軍LED市場。
2010-11-09
-
臺展示AMOLED新技術適用于任何適合軟性電子的產品
這次展示的FlexUPD AMOLED是六寸大,1mm厚,并且具備可撓性與雙面可見,亮度為150流明,而且因應潮流,具備工研院獨創的2D / 3D切換技術,可以不通過特殊眼鏡進行裸視3D。值得注意的是,友達似乎將導入這項技術,并且將使用在任何適合軟性電子的產品上,包括電子閱讀器、手機、電子地圖或是醫學顯示運用。
2010-11-08
- 從噪聲抑制到功耗優化:CTSD如何重塑現代信號鏈架構
- 【車內消費類接口測試】泰克助力DisplayPort及eDP在車載顯示領域的應用
- 基于賽靈思、紫光芯片開發的FPGA高速通信開發板,適用于圖像處理、工業控制場景
- 從硅到碳的跨越:EA10000電源技術路線對比與選型指南
- 智能無線工業傳感器設計完全指南
- 借力 Mendix 低代碼,加速博世汽車電子數字化轉型
- 自主生態護城河:數字化轉型的可持續競爭力構建
- 貿澤電子單季狂飆8000+新品!全方位追溯,原廠認證產品
- 深度解析交錯式反相電荷泵
- 交錯式反相電荷泵如何破解EMI/紋波雙難題?
- 同“芯”聚力 “易”起前行 安芯易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圓滿收官
- 邊緣AI+超低功耗!意法半導體新推工業級‘全能感知’加速度計重塑智能傳感未來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