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源模塊為未知的電動汽車電源挑戰提供了全新可能
汽車電氣化發展正在推動當前汽車電氣設計架構的變革。這既增加了汽車運行所需的電力,也影響了設計人員為各種車載系統供電的方式。全球范圍內的工程師正竭力解決里程有限以及充電站不足的問題。經濟上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這可能是工程師面臨過的最重要的電源挑戰。
2023-03-29
電源模塊 電動汽車 電源
-
HV SJ MOSFET工作在第三象限時電流路徑探究
相信各位工程師在日常的電源設計中,當面對ZVS的場景時,經常會有如下的困惑:比如大名鼎鼎的LLC,工作在死區時,MOSFET 寄生二極管續流,當完成了對結電容的充放電之后,再打開MOSFET以降低器件的損耗。
2023-03-29
MOSFET 第三象限 電流路徑
-
55V 高效降壓-升壓電源管理器和多化學電池充電器
如今,電池充電器有望輕松支持各種電池化學成分并接受一系列電壓輸入,包括范圍廣泛的太陽能電池板。輸入電壓范圍跨越輸出電池電壓上下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需要降壓和升壓能力(降壓-升壓拓撲)。LTC4020 降壓-升壓電源管理器和多化學電池充電控制器可以采用 4.5V 至 55V 的寬范圍輸入并產生高達 55V...
2023-03-28
降壓電源管理器 升壓電源管理器 化學電池充電器
-
SiC器件如何推動EV市場發展
汽車子系統的設計師不斷努力尋找創新的方法來延長 EV 的續航里程并縮短充電時間。在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將基于硅的技術在尺寸、重量和電源效率方面推向物理極限,因而需要轉向碳化硅(SiC)來幫助其應對這些挑戰。
2023-03-27
SiC器件 EV
-
廣汽、比亞迪、豐田、本田等都來參與,AUTO TECH 2023 華南展今年有哪些亮點?
汽車無疑是當下最火熱的賽道之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2022年我國汽車銷售2686.4萬輛,同比增長2.1%,實現連續三年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3.4%,滲透率達到25.6%。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536.5萬輛,同比增長81.6%;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151.8萬輛...
2023-03-27
廣汽 比亞迪 小鵬 豐田 本田 日產 AUTO TECH 2023 華南展
-
引入空氣間隙以減少前道工序中的寄生電容
減少柵極金屬和晶體管的源極/漏極接觸之間的寄生電容可以減少器件的開關延遲。減少寄生電容的方法之一是設法降低柵極和源極/漏極之間材料層的有效介電常數,這可以通過在該位置的介電材料中引入空氣間隙來實現。這種類型的方式過去已經用于后道工序 (BEOL) 中,以減少金屬互連之間的電容 [1-4]。本...
2023-03-27
空氣間隙 寄生電容
-
助力采用MCU的自主系統實現自主安全性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技術在自主性日益增強的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這將提高各行各業對更智能的安全系統的要求。關注重點已經從節約成本轉向給用戶帶來便利性和安全性。這需要一個完整的功能安全(FuSa)層,其中包括安全協處理器與可信的輸入/輸出控制器,兩者協同工作來保護系統。單...
2023-03-27
MCU 自主系統 人工智能
- IOTE 2025深圳物聯網展:七大科技領域融合,重塑AIoT產業生態
- 全局快門CMOS傳感器選型指南:從分辨率到HDR的終極考量
- DigiKey B站頻道火出圈:粉絲破10萬大關,好禮送不停
- ADAS減負神器:TDK推出全球首款PoC專用一體式電感器
- 國產5G模組里程碑,移遠通信AI模組SG530C-CN實現8TOPS算力+全鏈自主化
- 專為高頻苛刻環境設計!Vishay新款CHA系列0402車規薄膜電阻量產上市
- 散熱效率翻倍!Coherent金剛石-碳化硅復合材料讓芯片能耗砍半
- 超級電容技術全景解析:從物理原理到選型實踐,解鎖高功率儲能新紀元
- MHz級電流測量突破:分流電阻電感補償技術解密
- 告別電壓應力難題:有源鉗位助力PSFB效率突破
- DigiKey B站頻道火出圈:粉絲破10萬大關,好禮送不停
- 全局快門CMOS傳感器選型指南:從分辨率到HDR的終極考量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