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
- 物聯網標準缺失
- 產品售價高昂
- 配套設施不完善
近日來,有關物聯網為不同產業帶來的契機與發展的報道層出不窮。而作為物聯網產業鏈上的相關行業,如家電產業利用物聯網大放異彩。在本次上海世博會上,許多知名品牌都提供了自己旗下物聯網家電的解決方案與理念,讓物聯網家電這一概念成為一大熱點。
在物聯網的發展被提高到國家產業戰略的高度之后,傳統家電行業也希望借物聯網完成智能家電的完美跳躍。海爾接連推出了物聯網冰箱和洗衣機,小天鵝則將物聯網洗衣機賣到了美國。長虹、美的也紛紛推出物聯網家電方案,可以說物聯網的大門向每一家具備足夠實力的家電企業都敞開了大門。企業也紛紛出手,期待搭上物聯網發展的早班車。
不難發現,目前家電企業的發力點著重于應用層面。據了解,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在感知層有多種技術,包括傳感器網絡、智能卡、RFID標簽、識別碼等等。通過感知與追蹤,可以有效地對產品進行跟蹤、了解與分析,這一功能嵌入到家電當中,使得家電不再只是方便人們的生活,同時具備多方面功能,最重要的是逐步實現全自動化控制。
然而,究竟這一資源整合的新興產業鏈,是否正如產品理念推出時那樣前景光明?我國的物聯網家電對于安防中以識別技術為主的企業來講,是否有大筆的利潤可以搶灘呢?
標準缺失何以產業化?
家電實現物聯網化,最重要的是同企業中RFID產品、傳感器等供應商合作,才得以實現。從安防企業的角度來看,物聯網家電的標準缺失,直接將這一產品的生產成本增加,供應產品沒有標準化,幾乎要做到每個產品的一對一對口技術,那么這對于安防企業來講,本身就是人力、財力的成本增加。而對于家電企業來講,實現物聯網化的最根本技術本身就不掌握,從本質來講在這一新興產業并不占主導,因此產業化現在來說為時尚早。
盡管物聯網家電方案逐步成熟,應用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展,但需求的缺位仍使不少產品只能局限于演示廳和實驗室。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新產品要推廣到每家每戶,首先必須建立統一的標準和物聯網解決方案,適應不同品牌家電的需求。而目前各個家電企業在組網時大都采用企業內部標準。
售價高昂如何全方位應用?
試想空調、洗衣機完全的物聯網化,全面實現自動化、電子化,由于沒有統一標準,批量必然有限,這類產品的售價可想而知。不敢說天價,但是對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恐怕也不是誰都可以承受的。但是若普及滯后,那么成本何以收回,利潤又從何而來呢?
配套設施不完善上市還需時日
物聯網家電并不僅僅是家電企業與RFID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這當中還需要建立配套的網絡環境。
各商家之間的資源共享,還需要各部門以及多行業的支持,而這些并沒有跟上物聯網概念宣傳的速度,因此市面上出現物聯網家電吆喝得多,而真正根據需求購買的人甚少這一局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物聯網家電這一燙手的山芋,的確是家電企業、RFID企業聯手的創新產業,也滿足了當代人們對于生活更加安全、便捷的需求。然而筆者認為,在諸多條件并未成熟時物聯網家電的高調面世,不得不存在借助物聯網熱點炒作概念的嫌疑。標準的制定與統一遠遠超越這一產品本身,因此無論是RFID企業還是家電企業,應在標準出臺前的探索期不斷完善自己,才能為日后的競爭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