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政策保障、應用帶動
- 內部:技術攻關、產業協同
- 2010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933億元
- 2013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896億元
- 未來3年中國物聯網市場增長率將保持在30%以上
201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933億元,增長率達61.1%。隨著中國物聯網示范應用的推進、物聯網面向各個行業應用的不斷深入和完善,中國物聯網市場將會持續增長。賽迪顧問預計,到2013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896億元,未來3年中國物聯網市場增長率都將保持在30%以上。
“應用引領產業發展”。在此思路下,物聯網應用已經擴展到安防、電力、交通、醫療衛生、工業控制、農業、環境監測、金融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其中基于低、高速傳感網的太湖水質監測系統已投入使用;基于傳感網的智能交通系統在流量監測、紅綠燈控制、停車信息服務等方面已投入應用,部分產品還打入北美市場。
2010年,安防和電力兩大行業居于中國物聯網應用市場前兩位,合計占據了接近六成的市場份額;交通、醫療、物流行業應用市場規模均超過了50億元。
然而,統一標準的缺失、產業鏈發展不均衡、商業模式不成熟等問題,影響了物聯網在我國行業應用的推廣速度。如何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推動物聯網在我國大規模應用成為政府和產業鏈各環節關注的焦點所在。
外部:政策保障、應用帶動
物聯網相關的射頻識別(RFID)、傳感器等產業起步較早,但一直沒有得到規?;瘧?,而物聯網產業鏈本身也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因此,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一方面通過政策加快產業的成熟和發展,另一方面對企業應用物聯網給予一定的優惠,并從技術服務、人員培訓以及后續的效果跟蹤建立成熟的配套體系。只有使企業嘗到應用物聯網的甜頭,市場需求才會長久,市場才能不斷擴大。
目前國內在建或擬建的物聯網應用項目90%以上都是由政府推動,企業自發產生的項目還比較少。前期政府推動是產業發展的必經階段,因為前期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產業發展模式不清晰,行業用戶的安全性、隱私性得不到保障,導致用戶顧慮較多。通過政府推動以及示范項目的開展,可以逐步摸索發展物聯網應用的有效商業模式。政府應該選擇具有發展前景、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適合大規模推廣的物聯網行業應用,從而起到示范推廣的作用。
內部:技術攻關、產業協同
目前我國物聯網產業還存在一些技術短板,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通信距離瓶頸。目前傳感器所能連接的距離在100-1000米范圍內,也就是說,超過1000米之后傳感器發射信號不足以支撐數據的傳輸。二是外部環境指標。目前的傳感器對外部環境指標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對濕度、溫度的要求很高,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其工作效率可能大打折扣。三是網絡安全。由于很多時候是無線傳輸,因此信號在傳輸中被竊取的危險系數就高,系統的安全和隱私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攻克物聯網產業的技術短板將是影響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因素。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必須要有巨大的市場自發需求作為基礎。對于物聯網產業來說,最大的原動力來自應用市場的需求,因此如何盡快培養我國物聯網應用的市場需求,由政府推動變成企業自發需求,是物聯網市場發展壯大最終邁向萬億元市場規模的關鍵。
企業的自發需求需要有效的商業模式,這就要求產業鏈各環節相互協同,特別是系統集成商和終端企業應該重點深度研究某個行業的特點,重點攻關某項應用模式,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總結成功經驗,然后在該領域推廣應用,最后逐步推廣到其他行業。
賽迪顧問研究發現,市場發展潛力決定市場機會的大小,而應用成熟度決定了市場的效益與風險,兩者綜合則可以給物聯網行業應用細分領域的投資策略提供選擇依據。因此,根據應用發展潛力和應用環境成熟度兩個維度對細分應用領域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智能導航、門禁控制和考勤、貨物溯源、不停車收費等細分領域,由于應用成熟度高且市場發展潛力大,將成為未來投資發展的重點領域;停車管理、物品防偽等領域,雖然市場發展潛力較大,但由于應用成熟度不高,因此應該采取“通過市場細分追求主導地位”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