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目前市面上的大容量存儲介質分別是NAND FLASH和eMMC這兩種,這就是各類移動終端及手機的主要存儲介質。這兩者有何區別,存儲芯片的實際大小與標稱值又有什么關系呢?為什么實際容量往往會比標示的少呢?
我們總是在說手機內存,那手機內存到底是用什么介質存儲的呢?99%是用NAND Flash和eMMC這兩種的存儲介質。eMMC是近幾年智能手機興起后,為滿足不斷增大的系統文件而誕生的,是NAND Flash的升級版,他的結構如下:
我們接觸到的16G、32G等手機,為何實際存儲容量卻總是小于這些值呢?難道是手機廠商為了縮減成本故意減少存儲容量,還是其他原因呢?
原因一:NAND Flash本身特性
從上圖可以看出,eMMC存儲器里面的主要存儲單元是NAND Flash,她的結構及生產工藝,不能保證每個存儲單元是好的,會隨機產生無效塊。這些無效塊無法確定編程時的狀態,就是大家常說的“壞塊”。“壞塊”會占據一部分NAND Flash的存儲空間。NAND Flash的壞塊存儲結構如:
這樣就會出現16GB的eMMC芯片,實際可使用的空間不夠16G,如下圖這款eMMC芯片,就只有15.7G的容量可以做文件存儲使用。
原因二:手機廠商預裝操作系統
各手機廠商的操作系統版本不一樣,所以實際上大家能用的內置存儲空間還會進一步的減少。安卓手機如果是16G的存儲空間,其實都給data分區分了2.93G,除了data/system/cache等系統分區(這些分區大小由廠商而定),其余的就是用戶可用的存儲空間。安卓系統要占用一部分空間,蘋果手機系統也是如此,比如,蘋果的IOS9.2系統就有1.4G這么大:
以下是一些旗艦級的手機16G空間實際可用的空間的對比圖。
基于以上兩點原因,16G的手機容量無法達到標稱值的答案已經很清晰了。由于NAND Flash存在壞塊的現象,絕對的存儲容量也就相應減少了;加上手機操作系統的大小,和預裝的一些軟件,標稱16GB的手機,留給用戶的使用空間就進一步減少了。
手機廠家應通過軟件檢測芯片壞快,挑出不良的芯片,在NAND Flash燒錄過程中,及時檢測壞塊地址,杜絕燒錄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