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新型處理器的執行效率飛速提高,其對計算能力的追求有時超過了冷卻系統的能力。而且,機械和散熱設計通常是最后完成的研發步驟。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可能在最后階段才發現超過了散熱系統的限制。設計師通常需優化系統并找到可接受的折中方案。
圖1.傾角測量涉及廣泛的應用場景
ADI高精度傾角監測模塊ADXL357是ADI最新推出的高精度、低噪聲、低功耗的完整三軸傾角測量解決方案,得益于傳感器的高性能及模塊集成的ADI校正及對齊算法,該模塊測量分辨率為0.001°,精度可達±0.05°,短時漂移優于0.005°,傳感器在全速工作時只需要200uA電流,非常適合電池供電的場所。
這些精密操作離不開傾角監測
傾角監測在手勢識別接口中有著巨大的潛力。例如,在建筑或工業檢測設備等應用中,單手操作可能更適用。不操作設備的那只手可以控制操作員站立的鏟斗或平臺,或者可能握持系繩以保證安全。操作員只需“旋轉”探針或設備即可調節設置。在這種情況下,三軸加速度計會將旋轉檢測為傾斜:測量傾角在重力條件下的低速變化,檢測重力向量的變化,并確定方向是順時針還是反時針。
傾斜檢測也可以與輕擊(沖擊)識別結合起來,以便操作員能單手控制設備的更多功能。設備位置補償是傾斜測量的又一個重要用武之地。以GPS(全球定位系統)或手機中的電子羅盤為例。這里有一個著名的問題,即在羅盤不與地球表面完全平行時,結果產生的首向誤差問題。
工業電子秤是另一個例子。在該應用中,必須計算裝載桶相對于地球的傾角,以獲得準確的重量讀數。壓力傳感器(如汽車和工業機器中使用的傳感器)同樣存在重力影響問題。這些傳感器含有薄膜,其撓度會隨傳感器安裝位置而變化。在所有這些情況下,MEMS加速度計會進行必要的傾角檢測,對誤差進行補償。
傾角監測和MEMS
加速度、振動、沖擊、傾斜和旋轉實際上都是加速度在不同時間段的不同表現。當物體因運動改變傾角時,其相對于重力的位置會發生一定的變化。與振動和沖擊相比,這種運動一般非常緩慢。MEMS加速度計通過測量重力在加速度計軸上產生的作用來監測傾角。在三軸加速度計中,用三個獨立的輸出來測量X、Y和Z三個運動軸上的加速度。
圖2.獨立傾斜監測的角度
傾角監測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傾角監測,如樓宇、山體滑坡等的傾角監測,另一種就是大量程動態傾角監測,比如大的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振動比較大,這種條件下依然要監測傾角。對MEMS加速度計而言,精確的傾角監測是一種要求頗高的應用,尤其是在有振動的動態環境中進行傾斜測量,需要g值范圍較高的加速度計,比如ADXL357。有限g值范圍的加速度計測量可能會削波,導致輸出失調增加。引起削波的原因可能是靈敏軸在1g重力場中,或者是發生上升時間快但衰減慢的沖擊。較高的g值范圍可減少加速度計削波,從而降低失調,在動態應用中提供更好的傾斜精度。
ADXL357是一款低噪聲、低漂移、低功耗三軸MEMS加速度計,可實現高頻低噪聲性能,提供高分辨率振動測量,可在狀態監控應用中盡早檢測出機器故障。該器件不僅性能出色,功耗也極低,因而是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理想之選。此外,該產品還可在高沖擊和高振動的環境下提供精確可靠的傾斜測量,不會造成傳感器飽和。對于重型設備或無人駕駛飛機(UAV)等機載平臺的傾斜測量而言,這一點非常重要。作為ADI公司高性能傳感器技術的最新典范,ADXL357可為物聯網(IoT)用途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持從網絡邊緣進行智能檢測。
圖3.傳感器ADXL357框圖
數字輸出的ADXL357提供可選測量范圍是±10g、±20g和±40g,靈活度更高;噪聲密度為80µg/root Hz,處于業界領先水平,在溫度范圍內的0g失調漂移保證上限為0.75mg/C,只需極少量的校準工作即可實現精密測量。此外,產品采用密封封裝,可以確保最終產品出廠后重復性與穩定性始終符合其規格參數。ADXL357體積小巧,集成度高,功耗低,僅需200uA的電流,在狀態監控的無線網絡、無人駕駛飛機等機載平臺、物聯網等電池供電應用中能夠延長電池壽命。
結論
傾角監測正迅速成為許多領域的基本分析工具,包括汽車、工業和醫療保健,導航、車輛動態控制、建筑傾斜指示和運動檢測系統都依賴這種簡單、低成本且精確的角度監控方式。MEMS加速度計比其它方法更適合進行傾角測量。ADI的高精度傾角監測模塊由高性能低功耗Cortex-M4處理器ADuCM4050、三軸MEMS加速度計ADXL357和電源組成,處理器集成了傳感器數據的所有處理過程,包括傳感器校正、數據濾波、傾角解算、零點歸零等。這些算法都以標準庫的形式提供,方便用戶進行二次開發。
該解決方案在智能城市中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如城市井蓋傾斜監測,城市路燈傾斜預警,廣告牌傾斜預警,城市橋梁狀態監測,城市管道傾斜度檢測,電力、通信鐵塔抗臺風監測,太陽能跟蹤器等。ADI賦予這些應用以高性能的傾角測量能力,能夠降低各種事故發生的概率,極大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進一步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為智慧城市奠定感官基礎。
(來源:亞德諾半導體)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系小編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