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人問CCM和DCM之間到底有何區別?要如何區分這兩種模式?之前在網絡上有看到一份關于CCM和DCM這兩者之間的判別及分析的材料,個人感覺講的還是比較到位的,所以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人問CCM和DCM之間到底有何區別?要如何區分這兩種模式?之前在網絡上有看到一份關于CCM和DCM這兩者之間的判別及分析的材料,個人感覺講的還是比較到位的,所以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CM又稱為連續導通模式,顧名思義就在在一個開關周期內,電感的電流是連續的,電流不會歸0,如果按照專業的將就是電感從不 “復位”。
DCM被稱為非連續導通模式,就是在開關周期內,電感電流總會回歸到0,也就是電感會被 “復位”。
這兩種模式在波形上有明顯的區別:
在變壓器的初級電流,CCM模式波形為梯形波,而DCM模式是三角波。
在變壓器的次級整流管波形上,CCM同樣為梯形,而DCM則為三角波。
具體波形如下圖所示:
在MOS關斷的時候,Vds的波形顯示,MOS上的電壓遠超過Vin+Vf,這是因為,變壓器的初級有漏感。漏感的能量是不會通過磁芯耦合到次級的。那么MOS關斷過程中,漏感電流也是不能突變的。漏感的電流變化也會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個感應電動勢因為無法被次級耦合而箝位,電壓會沖的很高。那么為了避免MOS被電壓擊穿而損壞,我們都會在初級側加了一個RCD吸收緩沖電路,把漏感能量先儲存在電容里,然后通過R消耗掉。
當次級電感電流降到了零。這意味著磁芯中的能量已經完全釋放了。那么因為二管電流降到了零,二極管也就自動截止了,次級相當于開路狀態,輸出電壓也就不再返回初級了。由于此時MOS的Vds電壓高于輸入電壓,所以在電壓差的作用下,MOS的結電容和初級電感發生諧振。諧振電流給MOS的結電容放電。Vds電壓開始下降,經過1/4之一個諧振周期后又開始上升。由于RCD箝位電路以及其它寄生電阻的存在,這個振蕩是個阻尼振蕩,幅度越來越小。
F1比F2大很多(從波形上可以看出),這是由于漏感一般相對較小;同時由于F1所在回路阻抗比較小,諧振電流較大,所以能夠很快消耗在等效電阻上,這也就是為什么F1所在回路很快就諧振結束的原因。
MOS管在開通和關斷瞬間寄生參數對波形影響:
DCM(Vds,Ip)
CCM(Vds,Ip)
次級輸出電壓(Vs,Is ,Vds)
不管是在CCM模式還是DCM模式,在MOSFET 開通ON時刻,變壓器副邊都有震蕩。主要原因是初次及之間的漏感+輸出肖特基(或快恢復)結電容+輸出電容諧振引起,在CCM模式下與肖特基的反向恢復電流也一些關系。故一般在輸出肖特基上并聯-一個RC來吸收,使肖特基應力減小。
不管是在CCM模式還是DCM模式,在MOSFET關斷OFF時刻,變壓器副邊電流IS波形都有一些震蕩。主要原因是次級電感+肖特基接電容+輸出電容之間的諧振造成的。
RCD吸收電路對Vds的影響
在MOS關斷的時候,Vds的波形顯示,MOS上的電壓遠超過Vin+Vf!這是因為,變壓器的初級有漏感。漏感的能量是不會通過磁芯耦合到次級的。那么MOS關斷過程中,漏感電流也是不能突變的。漏感的電流變化也會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個感應電動勢因為無法被次級耦合而箝位,電壓會沖的很高。那么為了避免MOS被電壓擊穿而損壞,所以我們在初級側加了一個RCD吸收緩沖電路,把漏感能量先儲存在電容里,然后通過R消耗掉。
(轉載自:貿澤工程師社區,來源:開關電源解析(作者: lk95818171))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電話或者郵箱聯系小編進行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