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09年的連續兩屆汽車電子論壇中,有大量資料是關于我國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平臺建設的。
目前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標準規范和產業鏈,相關標準靠國外引進,還處于起步階段,這遠遠跟不上經濟和技術發展的速度。依賴國外產品,導致我國相關產業鏈缺失,不能掌握核心技術;同時,國外產品的設計理念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間接滯后了技術支持的響應速度;更重要的是,昂貴的許可權費用大大增加了產業的成本。
2009年,發改委《關于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意見的通知》出臺,隨后工信部“核高基”專項課題的展開,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的興起……都給我國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平臺帶來了機遇。讓我們一起跟隨本周汽車電子技術論壇回顧,聆聽企業和專家的呼聲,深入了解AUTOSAR、CAN等國際標準,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展望中國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平臺的未來。
中心控制篇
2008年第六屆
1.汽車電子軟件平臺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演講嘉賓:EB,General Manager,EB Automotive China & Korea, Dr. Jeff Zhou 周建鋒
更多的功能和通信需求,不斷提升的安全系統,以及不斷縮短的開發周期,要求汽車廠商們進行方案整合,使用標準的軟件平臺。EB致力推進軟件平臺在ECU和車載網絡方面的發展,本篇演講資料將列舉各標準及成功案例。
2.基于軟件模型的控制器需求開發
演講嘉賓:上海汽車集團技術中心
車輛設計傾向于集成控制、分散節點終端的發展方向,因此,插拔功能越來越多,而車身控制器也越來越重要。長期以來,汽車廠家對于控制器的要求一般分為三種做法:提供文字需求;提供文字形式的控制軟件策略;提供控制軟件策略(Auto Code)。其中,第三種方法是國內整車OEM廠家的目標。這種方法有哪些優勢呢?它對于OEM技術的積累,乃至今后的IN-HOUSE軟件發展有何長遠意義?且看分解。
3.汽車CAN總線設計應用概述
演講嘉賓:上海同濟同捷科技
汽車電氣設計通常包括:設計主題、功能配置、電氣原理圖、電氣三維布局和二維線束圖設計。CAN總線設計中,由于各大公司的應用協議和ECU設計各不相同且都具有高級別的企業技術機密,使得兩家公司的配件替換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資料為解決該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
2009年第七屆
1.AUTOSAR與汽車電子嵌入式軟件平臺
演講嘉賓:上海汽車電子電器部系統集成科高級經理 張海濤
FlexRay、LIN、CAN等嵌入式軟件平臺的發展對汽車電子的騰飛功不可沒,但是這些標準都是由國外引進,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標準規范和產業鏈,仍在起步階段。這樣不僅抬高了汽車制造的成本(許可權費用),降低了響應速度,也無法滿足中國本土的實際市場情況。2009年,工信部啟動“核高基”專項課題,更給我國汽車電子軟件平臺帶來巨大機遇。對于未來的技術路線和實施戰略設想,演講者將為你一一道來……
2.車身控制與網絡通訊系統
演講嘉賓:英飛凌市場部經理 李世銘
現今,汽車結構的每一個功能模塊都與網絡相連,并通過網關彼此互通,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系統網絡的復雜性,汽車工業采用系統平臺化、軟硬件標準化和集中式計算平臺來解決問題;全球環境的變化使得各國對汽車工業施加減排壓力,如LED的應用、提高電源器件的開關效率等等。本資料為你揭秘英飛凌對于以上問題的詳細解決之道。
3.融入國際標準和資源,打造汽車電子軟件平臺
演講嘉賓:EB,General Manager,EB Automotive China & Korea, Dr. Jeff Zhou 周建鋒
本演講資料介紹了AUTOSAR的結構、成員、目標、界面等,旨在就中國汽車電子發展情況分析建設軟件平臺標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有必要在中國成立一個類似AUTOSAR或JASPAR的組織,在發展模式和合作模式上走多樣化的道路”。
4.使用基于模型的設計開發混合動力總成系統
演講嘉賓:The MathWorks 應用工程師 陳炯
“在壓縮的時間進度內創建了上百萬行的代碼, 同時控制系統滿足了GM高質量的標準,并符合了所有的法規和安全標準, 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混合電動控制專家如是說。因此對于混合動力汽車的開發,應摒棄傳統的開發流程,使用基于模型的設計方法。本資料結合實例,教你使用重新設計的工作流程。
5.四輪輪轂驅動微型純電動車網絡化控制及其協議
演講嘉賓: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汽車電子研究所 李建秋博士
微型純電動汽車主要零部件兼容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產業鏈,主要控制技術兼容電動小轎車和大客車的關鍵技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應運目前環境變化、交通擁堵的現狀。汽車電子研究所開展控制器先進軟硬件關鍵技術的研究,所用技術覆蓋主控制器、電池管理控制器和電機控制器三大系列,已經進入小批量試產極端。本資料將為你介紹其中的關鍵技術亮點。
電子元件技術網將持續點評更新,敬請關注!
下篇預告:整車方案
特別推薦
- 實現智能工廠:不可或缺的工業以太網技術,你了解多少?
- 大聯大品佳創佳績!憑英飛凌AURIX? TC4xx方案榮獲中國工控網“應用創新”大獎
- 第17講:SiC MOSFET的靜態特性
- 如何設計一款高可靠性的汽車CAN總線 (2)
- 磁性近程傳感器:非接觸式定位與檢測的創新應用方案
- 三種常見人體感應傳感器的區別與實戰方案
- 適用于攝像頭場景的超低噪聲、高紋波抑制比的LDO穩壓器推出!
技術文章更多>>
- 意法半導體被評為2025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已連續七年獲此殊榮
- 安森美攜新款智能圖像感知方案亮相Vision China(上海)2025
- 電子保險絲選型要點全解析
- IIC Shanghai 2025 峰會論壇議程曝光,這些關鍵議題值得重點關注
- 深度剖析柵極驅動器IC在半橋拓撲電源轉換中的選型指南與隔離設計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熱門搜索
EEPROM
Element14
EMC
EMI
EMI濾波器
Energy Micro
EPB
ept
ESC
ESD
ESD保護
ESD保護器件
ESD器件
Eurotect
Exar
Fairhild
FFC連接器
Flash
FPC連接器
FPGA
Fujitsu
Future
GFIVE
GPS
GPU
Harting
HDMI
HDMI連接器
HD監控
HID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