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B技術演進
- Wireless USB
- USB On-The-Go
- Inter-Chip USB
USB技術演進
USB自1996年發表以來至今,其技術發展可分成三個時期:1996年~2000年的成熟期、普及推廣期,2000年~2004年的向IEEE 1394看齊、追趕期,而2005年后至今則是超越IEEE 1394,或與IEEE 1394各行其路的時期。
第一個時期簡言之即是USB 1.x(包含USB 1.0、1.1)的階段,這個階段USB快速低價化、普遍化,但是在速率與體質上仍無法與IEEE 1394媲美,所以才有2000年之后的各項新提升計畫,包括將傳輸率提高40倍的USB 2.0,以及讓USB裝置直接相互連接的USB OTG,因為USB 1.x的傳輸率僅12Mbps,無法與IEEE 1394a的400Mbps相比,而USB 2.0讓USB傳輸達480Mbps,以此來超越IEEE 1394a,且USB 2.0也被稱為HI-SPEED USB。
由于傳統USB僅允許各USB周邊裝置與PC連接,不允許各USB周邊裝置跳略過PC而自行互接,然IEEE 1394卻可以,為了彌補此一「體質」的不足,因而增訂了USB OTG。當然,USB OTG也是為了因應日漸增多的手持式裝置,為了讓各手持行動裝置能在戶外、無攜帶PC/Laptop時仍能夠相互傳遞資料,對此也需要訂立USB OTG。此外,USB OTG也與USB 2.0相互唿應,以USB 1.x的速率進行互接的USB OTG即稱「USB On-The-Go」,而以USB 2.0速率進行互接的則稱為「HI-SPEED USB On-The-Go」。
到了2004年,由于全球的USB用量已到達相當可觀的地步,光是USB裝置用的接線、纜線就已經突破20億條,長久下去將會使接線到達空前紊亂,因此USB去線化、無線化的聲音開始出現,自此提議出Wireless USB(WUSB)。另外,為了讓針對USB硬件所開發的韌體、軟件等投資達到更大化的發揮效益,USB-IF也增訂了內接用的USB,讓USB從過去的外接銅纜線,轉變成機內印刷電路板(PCB)上的銅箔線,使USB從機外裝置間的互連,跨足延伸到機內晶片間的互連,此稱為Inter-Chip USB(簡稱:IC_USB)。
當USB進入WUSB、IC_USB階段后,可說是開始超越IEEE 1394,或與IEEE 1394分路而行,在無線化的進程上,WUSB比Wireless 1394(簡稱:W1394)更快速,目前W1394幾乎沒有動靜。至于內連化的IC_USB,IEEE 1394并無相同的作法,相對的IEEE 1394朝車用的IDB-1394,以及不同傳輸實體介質的路線發展,例如用光纖(Optical Fiber)、塑膠光纖(Plastic Optical Fiber;POF)、Ethernet等線路來傳輸。(附註:IEEE 1394a為400Mbps,但之后訂立的IEEE 1394b則可達800Mbps,仍領先今日USB 2.0的480Mbps,此外光纖化、塑膠光纖等新介質作法則在IEEE 1394c中擬定。)
隨著USB 1.x/USB 2.0的成熟,USB技術的發展與推行重心,已經開始專往手持式運用的USB OTG/HI-SPEED USB OTG、Wireless USB、以及Inter-Chip USB。
Wireless USB
Wireless USB 1.0標準是在2005年5月12日正式發佈,它的實體層(PHY Layer)、媒控層(MAC Layer)是使用MBOA組織所訂立的超寬頻(UWB)技術,在PHY層、MAC層之上再搭建一層WiMEDIA Alliance所訂立的聚合層(Convergence Layer,IEEE 802.15.3a),在聚合層之上再依據不同的無線傳輸應用而訂立不同的協定因應層(Protocol Adaptation Layer;PAL),最后才將WUSB的通信建立于最上端,如此使WUSB運作。(附註:MBOA(Multi-Band OFDM Alliance)于2005年3月與WiMEDIA Alliance合併。)
一般而言,只要PHY層、MAC層等基礎確立后,即可實現WUSB無線應用,而為了讓日后的各種無線應用(特別是WPAN)能夠直接共容互通,包括W1394、Bluetooth 3.0(使用UWB技術的Bluetooth)等,所以加插Convergence Layer與PAL,其他的無線應用只要一樣具備與Convergence Layer介接的PAL,即可與WUSB相通。
Wireless USB透過協定因應層與聚合層的轉化,即能與其他的無線應用(如Wireless 1394、Bluetooth 3.0等)共容互通。
USB|Wireless|SRP
與其他無線應用互通只是其一,更受到重視的是WUSB的技術表現。目前,WUSB最遠可達10m的傳輸距離,最快則可達到與USB 2.0相同的480Mbps速率。不過,480Mbps速率僅限3m距離內,3m~10m距離中速率會降至110Mbps。
此外,WUSB與傳統USB相同,最多都可以連接127個裝置,然更好的是:WUSB已經去線化,所以不需要使用集線器(USB Hub),所以連接拓樸也有所改變,過往USB是階層式的星狀連接(或可說是樹狀連接),而WUSB則是直接從PC端與各WUSB裝置進行無線連通,屬星狀連接。
WUSB規格標準雖然成形,且未來的PC將盡可能預裝配備WUSB的主控器,以利WUSB的推廣普及,不過業界也很重視如何讓現有PC也支援WUSB,因此提出了HWA(Host Wire Adaptor)與DWA(Device Wire Adaptor)等配接器,只要將HWA連接在現有PC的USB埠上,以及將現有實線式USB裝置的接線接上DWA,如此HWA、DWA間即可用WUSB來互連運作,使現有實線USB透過轉接升級成無線運作。這是為推行WUSB的一種過渡手法。
UWB的頻譜跨佔3.168GHz~10.296GHz,并將此區間劃分成5個波段群,除最后的第5個波段群只有2個波段外每個波段群內都有3個波段,總共14個波段,每波段占用528MHz頻寬。一般而言,WUSB使用第1個波段群(3.168GHz~4.488GHz),第2~5個波段群為選用,如果有U-NII(Unlicensed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則必須避用第2個波段群,甚至在不同國度與地區必須避開更多波段群,在美國5個波段群都可使用,但在歐洲就必須避開第2、5、及若干第4波段群的波段。此外,在日本、韓國也多半不允許使用第2及若干第3、5波段群的波段。
圖中可見,美國、歐洲、日本、南韓等地對超寬頻的頻段開放程度,美國因FCC的規令而全面開放,
但美國之外的各國仍有若干程度的保留。
USB On-The-Go
USB OTG 1.0版是在2001年12月18日頒佈,之后在2003年6月24日推出修訂的USB OTG 1.0a,更之后在2006年2006年4月4日提出1.2版。USB OTG之所以能讓2個USB裝置直接互接對傳,其實是以權宜方式來實現,將兩個裝置中的其一暫時喬裝、轉變成主控端(Host),讓另一個USB裝置誤以為自己是連到Host,以此來進行傳輸。暫時喬裝成Host的USB裝置,之后仍可與PC連接,與PC連接時會恢復成原有的裝置型(Device)受控角色,這種既可為Host也可為Device的裝置被稱為DRD(Dual-Role Device),反之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只是Device的則稱為POD(Peripheral-Only Device)。
圖中的手機即是典型USB OTG中的DRD,手機與PC相連時,手機為Device的從端角色,
PC為主端角色,而圖下手機與數字相機相連時,手機為主端,數字相機為從端。
USB OTG如何確認何者為對接時的Host?又何者為Device?答案是透過為USB OTG所新增的接腳,在USB原有4個接腳(Vbus、D+、D-、GND)外,再增加一個ID接腳,ID接腳的阻值為零(短路、接地)者為主端,反之阻值為無窮大(開路,或稱:空接、浮接)者為從端,此在裝置相接之后透過阻值偵測即可確認。更具體來說,阻值低于10歐姆者即是趨近零,屬于主端;而阻值大于100k歐姆者,被視為近乎無窮大的阻值,屬于從端。
當某一裝置被視為主端后,也必須負責傳統USB主端的「對外供電」角色,在傳統USB規范中,USB埠必須對外供應最少100mA,最高不超過500mA的5V電力,然由于USB OTG的裝置多為使用電池運作的手持式裝置,自身電能有限,若再向外供電就更會快見拙,因此USB OTG標準將主端向外供電的要求加以放寬,最高仍不可超過500mA,但最低只要不低于8mA,依然是合乎規范。
雖然USB OTG可以讓兩裝置對接,但要注意的是:至目前為止USB OTG尚無法向傳統USB般使用上Hub。此外,UTB OTG一般而言是使用USB 1.x中的低速(Low-Speed)1.5Mbps或全速(Full-Speed)12Mbps,高速(Hi-Speed)的480Mbps屬于選用。
再者,USB OTG的接頭、接座也與傳統USB不同,傳統USB有A型(主-電腦)接頭接座與B型(從-裝置)接頭接座,而USB OTG為了因應更小巧裝置的設計需要,使用增訂的迷你型設計,即Mini-A接頭接座、Mini-B接頭接座。Mini-A、Mini-B與傳統A、B相同,都具有防呆(避免錯接)的機構設計,但除此之外的還有一種Mini-AB的接座,此種接座(或稱:接孔)只有接座設計而無接頭設計,此種設計是為了前述的DRD而設,讓DRD可以用同一個接座來進行USB OTG的對接(A主角色),或在另一時間與PC連接(B從角色)。
USB OTG規范中的3種接座(Mini-A、Mini-B、Mini-AB)、2種接頭(Mini-A、Mini-B),
其中Mini-AB接座可以連接Mini-A或Mini-B的接頭,主要是為USB OTG中的DRD而設計。
此外,USB OTG為了對接也增訂兩種新協定:HNP(Host Negotiation Protocol)與SRP(Session Request Protocol),前者可以讓USB OTG對接時,且主端電力不足時,可與從端協調,使主從角色互換,以利持續傳輸。至于SRP,是為了對接的電能精省而設立,USB OTG為了對傳時能夠節省電能,所以在未有傳輸時會進入省電狀態,使USB埠停止運作,而SRP則是由從端向主端發出,要求主端重新甦醒,好為從端進行傳輸服務。
另外,由于手持式裝置的軟硬件資源相當有限,且實現的軟硬件方式也比PC多樣,所以無法像PC一樣支援各形各色的USB裝置,所以在驅動程式的支援上較為拘限,關于此USB OTG主端裝置內會建立一份TPL(Targeted Peripheral List),一旦接入USB OTG的從端裝置后,會查核該裝置屬于清單中的何種類型,合乎類型則加以服務,未有合乎類型則當發出相關信息,告知使用者因裝置不合而無法進行對傳。
USB|Wireless|SRP
Inter-Chip USB
Inter-Chip USB 1.0是在2006年3月13日頒佈,專用于電路板上的晶片間連接,也由于用在電路板上,因此許多連接規則都與傳統USB不同。首先,IC_USB與WUSB、USB OTG一樣,也不能使用Hub,所以IC_USB與WUSB一樣,采行星狀的連接拓樸,每個從端都用一組USB接線與主端相連。其次,IC_USB在線路長度上也加以限縮,一般USB允許最長5m的接線,低成本(未具包覆屏蔽)的接線也可有1.8m,但IC_USB僅能有10cm的銅箔線路。再者,IC_USB由于只用于機內,一般而言機內的裝置、晶片不會有進行熱插拔、熱置換的需求,如此IC_USB也就不用支援傳統USB的隨插即用(PnP)機制。
Inter-Chip USB并不支援透過Hub的連接(紅線),只有傳統USB可透過Hub進行連接(黑線)。
也因為IC_USB從銅纜線改成銅線箔以及半導體工藝技術的進步,使得IC_USB的供電線路的電壓也有所不同,傳統USB的供電線路為5V電壓,這是在1996年就定下的,而今半導體技術已又長進了十年,晶片需求的工作電壓已不斷降低,從5V降至3.3V、從3.3V降至2.5V,如今更有1.8V、1.3V,很明顯的,IC_USB若持續使用5V電壓,并不合乎實際之需。此外,由于IC_USB只在短距離內傳輸,所以不一定要使用差動(Differential)傳輸,也可使用較傳統的單端(Single End)傳輸,IC_USB提供兩種傳輸方式的選擇。
所以,IC_USB降低了電壓準位,不再使用5V,而是另行提供5種電壓值:3V(或3.3V)、1.8V、1.5V、1.2V、1V等,這些電壓準位值是取自JEDEC機構所訂立的標準,至于實際運作時要使用哪個5種電壓值,則由相連的晶片間自行溝通、協調來決定。
Inter-Chip USB在電壓類別(Voltage Class)上的協調順序圖。
IC_USB也將接腳名稱進行調整,過去稱為Vbus、D+、D-、GND的接腳,被依序改名為IC_VDD、IC_DP(IC Data Plus)、IC_DM(IC Data Minus)、GND(未改)。許多人重視的傳輸速率方面,IC_USB目前以FS為主支援,LS則必須由Host與Device間相互協議才能支援,至于HS尚未支援,HS的支援目前仍在研擬嘗試中。
毫無疑問的,USB依然是充滿演化活力的技術規格,依然有許多可能性發展,不過無論如何發展,都會盡可能保障過往的研發投資,特別是在韌體、軟件上的相容上,畢竟韌軟件占應用設計中的成本、心力等比重正節節上升,因此USB的實體硬件可以變化,但這些必要的變化,卻能使韌、軟件的投資價值更為擴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