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的新聞事件:
-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 全球電子產業已在2010年步入全面復蘇階段
電子信息產業的事件影響:
- 跨國公司兼并重組步伐加快
- 綠色IT將成為產業未來發展重點
- 新興市場的需求走強和庫存回補推動行業景氣復蘇
自今年3月首次反轉,中國電子信息業截至8月底已經“連續6個月”實現外銷增速超過內銷。但工信部網站公布的這些顯示“外需不斷回暖”的喜訊,并沒有讓業界人士眉開眼笑。
隨著全球經濟恢復增長,全球電子產業已在2010年步入全面復蘇階段。新興市場的需求走強以及庫存回補是推動行業景氣復蘇的兩大力量。從歷史經驗看,行業一輪大的景氣循環的上升階段持續的時間為2-3年,以2009年第一季度行業景氣見底推算,行業景氣的高點最快也要到2011年才會出現。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電子信息產業具有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產業關聯度強等特征,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戰略性產業。
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宏觀環境雖企穩向好,但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與問題仍然存在,國際市場依然波動起伏,產業尚未完全恢復至國際金融危機前水平。這需要進一步認清產業發展趨勢,把握產業發展重點,立足長遠、超前布局,以期獲得持續穩定的較快增長。
對產業發展趨勢的幾點判斷
仍然是發達國家搶占的戰略制高點
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了新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美國注重各種智能系統和先進通信技術的發展,并在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中重點關注醫療電子和光伏、光電子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歐盟、日本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相關發展戰略中,還特別將物聯網在傳統工業中的應用作為未來發展重點。
IT創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顯著
一是信息技術越來越表現為技術群的協同發展,例如以集成電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群帶來了通信產業的革命,并已滲透到各個學科和領域。二是技術的綜合集成與交叉融合增大了技術研發難度,需要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業研發投入大,形成專利多,少數大企業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形成標準或體系結盟,對后進入企業形成壁壘,進而主導產業發展。
商業模式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一是IT技術產品服務化。例如云計算將成為未來信息產業最重要的商業模式之一,包括三種模式:基礎設施即服務、軟件即服務和平臺即服務。二是重構產業鏈體系。這種基于終端、網絡、軟件、內容、服務的整合能力日益成為搶占產業發展主導權的關鍵。
跨國公司兼并重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大IT企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紛紛通過并購重組戰略整合優勢資源,開拓新興市場,實施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從而提升行業地位和自身的競爭力。
在未來5年內,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恢復,這種發展態勢仍會繼續,各大跨國IT企業將繼續利用其已有資源積極開展并購,拓展業務領域和市場空間。
綠色IT將成為產業未來發展重點
目前,各國政府紛紛推出綠色IT戰略及未來發展規劃。日本政府在“數字日本創新計劃”中提出要開發和實施無所不在的綠色ICT,加速推動低碳革命;韓國政府在“綠色IT國家戰略”中提出加大研發投入以實現低碳工作環境;歐盟也制定出各種運用ICT實現節能減排的政策框架。
此外,受政府政策的激勵和引導,世界各主要IT公司都在積極設計和改進綠色IT技術。
在電子信息板塊估值水平集體抬升的情況下,我們認為行業投資機會的持續性應從三個方面加以考量:首先是行業復蘇的進程和程度,這是決定行業業績變動的基石,也是決定板塊投資機會的最核心因素;其次,國內扶持政策的兌現進度和程度,這是國內電子信息公司不同于全球同類公司的重要一點;第三,全球科技股的行情表現。無論是全球還是國內,科技股的投資機會在投資邏輯方面表現出相當的一致性。因此全球科技股行情的變動趨向將可為國內市場提供的導向性作用。總而言之,如果沒有同時出現行業復蘇低預期+國內扶持政策真空期+全球科技股調整,則電子板塊的投資機會仍可持續,其股價出現調整反應的是伴隨市場系統性波動而出現的估值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