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光伏組件企業在歐洲港口遭遇集體退貨
- 原本的安裝旺季卻呈現出出貨量和產品價格雙雙下滑的頹勢
- 單晶硅組市場價區間則在1.48美元瓦~1.67美元瓦,下跌幅度近18%
- 2010年,全球新增光伏安裝量增長了130%,達到17.5GW
- 2011年組件出廠價可能將面臨高達17%的跌幅
2個多月前,中國光伏組件企業在歐洲港口遭遇集體退貨,被要求降價30%。這一沸沸揚揚的傳聞至今未能得到證實,但其中透出的寒意卻隱約可見。如今,3個月過去了,原本的安裝旺季卻呈現出出貨量和產品價格雙雙下滑的頹勢。
財新網24日的報道稱,今年以來光伏產品普遍出現幅度不等的下跌,部分產品從最高點到現在下跌幅度超過30%。
一位經銷商提供的今年1月-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8日-14日,245瓦單晶硅組件報價在1.74美元瓦~1.79美元瓦,而截至上周,市場價區間則在1.48美元瓦~1.67美元瓦,下跌幅度近18%。多晶硅近期則從5月初的78美元公斤,跌到了現在的64美元公斤,下跌幅度超過10%。
伴隨著價格下滑的,還有出貨量。IMS Research市場調研公司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表明,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兩年來首次下跌。一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了近1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意大利上網電價補貼新政策長時間的不確定性。
如果光伏行業出現不景氣,那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國所受影響不容低估,二三線光伏企業將首當其沖。國內某組件產量排名全球前十的一位經理透露,據其所知,有一家位于昆山的光伏企業已經有一半的員工被無薪放假,而周邊的幾家工廠大多已停產一半左右。
“5月份在上海開展會時,與幾個其他公司的人一起吃飯,他們都說形勢不好,銷售情況下滑厲害,庫存嚴重。”上述人士說,“一些小廠,今年形勢確實比較嚴峻。”
這與一年前各地競相上馬新能源產業的紅火場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當時我在中國考察項目,發現各地正紛紛上馬新能源產業園。”德國中小企業聯合總會首席代表Thomas Reichenbach稱。
去年也確實是光伏行業火爆的一年。IMS Research的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新增光伏安裝量增長了130%,達到17.5GW(1GW=1000兆瓦=100萬千瓦)。
不過今年的增速恐怕就沒這么樂觀了。行業觀察機構Solarbuzz預計,2011年全球光伏電池組件需求量約為20.4GW,增速將大大減緩。
國內一家深諳歐洲光伏市場的運營廠商負責人士稱,出現目前這一狀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最近國外的扶持政策都在收緊,意大利、德國等國都在削減光伏補貼力度,或者由大力支持大型地面電站項目轉向支持屋頂項目。
“之所以支持屋頂項目,是因為補貼的額度小,占用土地資源少,并網難度也不大。”上述負責人說。
但是各大廠商擴容的步伐卻一點也沒有減緩。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處王世江博士稱,在去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需求的帶動下,大型光伏企業紛紛擴產,全球產能將再攀新高。全球排名前七的光伏組件企業的總產能將由去年的8.58GW擴產至13.48GW,增長率將達到54.7%。
Solarbuzz預測2011年的出貨量將達到23.8GW,由于供過于求,組件出廠價可能將面臨高達17%的跌幅。
事實上,業者早有預期。阿特斯陽光電力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今年會出現分化的過程。“市場的基本需求還是有的。但是我認為這些需求會向有品牌、有質量保障的、注重永續經營的企業集中。在大家都買不到貨的時候,有貨就行。但是當供大于求,有選擇余地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瞿曉鏵坦言,“歐洲光伏市場將會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因為經過幾年的發展,簡單的快速增長期應該快要結束。”
對于何時將會出現轉機,一位光伏從業者稱,按照建設周期,去年國內不少擴產項目將在今年二季度釋放,因此未來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上述人士稱,現在其所在的公司已經在加大電站建設與運營的力度,以應對價格下跌的風險。“建電站,帶動自己的組件銷售,組件的利潤,加上很多在運營一段時間之后,找到好的買家,就賣掉,運營時,還能靠高的補貼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