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化市場空間飽和
- 邊緣領域成自動化企業競爭熱點
2011年的自動化市場并不平靜。各大行業發展喜人,各自動化企業爭相謀求更多的發展空間。去年年底,西門子推出精彩SmartLine觸屏系列,目標直指中端HMI。且從上市半年多的時間來看,成績非常不錯。無獨有偶,羅克韋爾自動化于今年4月份推出的Micro800小型PLC系列,也將苗頭直指中低端OEM市場。再往前看,2009年9月,ABB集團正式建立杭州盈控自動化有限公司。業內人士分析,這是ABB邁向中型DCS市場的第一步。與這些跨國巨頭紛紛深度下潛相對應的是,三菱電機自動化、臺達、歐姆龍等原本主要關注中小型應用市場的自動化企業也紛紛表示要向上行市場發展。
由此可見,在原有市場空間飽和的境遇下,逐漸滲透到并不強勢的領域,上下求索以謀全局,成為了各自動化企業新一輪的競爭關鍵。
其實各企業達成這樣的共識并不稀奇。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各跨國巨頭紛紛盯住這塊大蛋糕,以期從中國獲得全球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然而中國自動化行業自改革開放后發展以來,已有30余年的歷史,一些進入中國較早的自動化企業早已形成了固定的優勢領域,如果想要再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僅僅關注原本的優勢領域恐怕并不可行,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求企業要不斷突破自身,尋找更多的市場空間。固有優勢領域的空間畢竟有限,因此各企業紛紛延伸觸角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經濟之所以在經濟危機中保持穩定,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作用不容小覷。這些偏向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大中型項目必然帶來各自動化企業在高端自動化市場的一輪博弈。這也就難怪一些原本專注于中低端市場的自動化廠商也紛紛窺探高端市場。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長期而言,工業領域內的大型項目呈現減少的態勢,譬如,在油氣領域,經過一系列的管線和超大型煉化裝置的布局,項目減少,幾乎已成為必然。這也就使得一些長期扎根高端應用市場的企業不得不考慮下潛到中低端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的中低端市場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以中低端OEM市場為例。隨著我國制造業的不斷發展,以及OEM市場近些年的整合,一些中低端OEM客戶開始走出國門。他們在依舊對價格敏感的情況下,開始逐漸對產品的性能、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為跨國巨頭“下潛”提供了機會。這樣的成功案例并不是沒有。例如2005年西門子針對中低端OEM市場推出的小型PLCS7200CN,目前已經取得了相當的市場份額。
其實無論是上行還是下潛,不僅對各自動化企業的“水性”是大的考驗,同時還要了解水的“冷”與“暖”。歸根結底,貼近客戶的需求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