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農民的網絡農務時代
網絡還能幫助農民買東西。“要是有化肥、種子等方面的需求,都可以發布到電子農務網上去。”楊世勝說,網絡這個平臺的作用大著呢。通過網絡,農民們可以進行交流,分享一些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這讓他們體會到了電子農務信息化給他們生產帶來的好處,老楊對于電子農務網有著深厚的感情,用他的話說,“這個網就是我們農民自己的網絡之家。”
海口市每年都會投入200萬元到電子農務的建設中,并幫助各鄉鎮先后舉辦了多場電子農務信息化培訓和技能培訓活動,為農村培養了大量的信息化應用人才,而這些信息化人才,也逐漸呈現年輕化、專業化、高素質化的發展趨勢。他們通過各項專業技能比拼和培訓,不斷提升個人素質,而電子農務在幫助農民更好地運用網絡現代科技手段獲取知識和信息,以及改變生產和生活方式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05年開始,我就接觸電腦了。但那時候只是會用一點簡單的功能。去年我在電子農務網上注冊以后,他們經常對我們進行培訓,現在我已經可以熟練的運用電腦發布和收集信息了。”老楊口中的他們就是電子農務信息員。老楊說,電子農務信息員不僅對他們進行電子農務信息化培訓,也對他們進行了技能培訓。
楊世勝表現得很開心。老楊告訴記者,去年10月份電子農務網舉辦的農民博客大賽,他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而且通過學習使用電腦,他家的農產品銷路有了,價格提高了,成為了村里的“電子農民”。
老楊告訴記者,現在只要家里的農作物有問題,他都會到電子農務網上發布帖子。用不了多長的時間,便會有農業方面的專家給他提出方案,指導他應該如何處理。而且,電子農務網還會適時的發布一些有關病蟲害和農作物管理的信息,這讓包括老楊在內的種植戶能夠及時科學的安排農業管理,提高了種植的效益。
在和老楊的聊天中,記者注意到,老楊說得最多的就是電子農務在銷售方面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上次我們搞了那個荔枝大比拼后,很多內地客商都過來買,價格也提高了”,楊世勝告訴記者,通過農產品的大比拼,本地農產品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收購的價格也比往年提高了不少。平時如果有需要出售的貨物,他也會發布到電子農務網上去。
楊世勝是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譚文村委會的村民,家里種植了50畝的橡膠和十幾畝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