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子元器件銷售調查結果
2011年7月臺灣電子PCB制造同比增速-2.0%,相比6月增速回升4.8%;被動元件同比增速-9.5%,相比6月增速回升2.6%。相比6月同比增速嚴重下滑,7月行業增速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能顯現旺季信號。TFT-LCD同比下降16.8%,相比6月增速下滑1.8%;STN-LCD面臨價格下滑壓力,同比增速23.4%,相比6月份減增速少6.1%,下滑較為明顯。由于下游電視需求未見好轉,面板行業景氣度未能提升。
太陽能同比下滑32.5%,相比6月減少0.7%;LED及光組件同比下滑15.1%,相比6月減少1.5%。太陽能市場逐漸見底,但是由于歐洲進入假期,預計景氣將維持低位運行。LED行業由于背光應用需求不佳,全產業鏈面臨價格下行壓力。
由中國電子展組委會及CNT Networks等實施的《2011中國電子制造商采購行為調查報告》日前在深圳發布。調查顯示,中國電子制造商的采購正走向理性,而年初的日本大地震使元器件采購向歐美、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內地等傾斜,日系品牌的供應比例由地震前的24.8%大幅降至15.9%,歐美超過日本成為元器件最大供應商來源地。
電子元器件做外貿已成為業內的一種趨勢,對電子元器件市場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據統計,今年一至二月,全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實現銷售產值1657億元,同比增長35.9%;出口交貨值1059億元,同比增長28.8%,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4.3和14個百分點。
電子元器件產量方面,全行業共生產集成電路137.9億塊,同比增長34%。電子元器件出口量的不斷增長日漸顯現出國內電子元器件市場趨于飽和,國外市場緊缺的跡象。
該調查歷時2個多月,篩選出有效問卷1560份,調查對象為電子整機制造商和設計公司的參與采購決策人。調查發現,新型供求合作伙伴關系正在從人情化走向專業化,同時,讓供應商早期參與產品設計與成本分析的廠商比例由2010年的49.7%大幅上升至72%。調查發現,2011年以來進口元器件采購所占比例平均為58.6%,比2010年同期略有上升。除消費電子外,工控安防、顯示照明、汽車電子等新興市場的廠商成為進口元器件采購的主體。
電子產品銷售增長情況整體略有好轉。2011年6月份,美國電子產品消費總額79.2億美元,同比減少0.7%。2011年6月份,中國家電、音像器材、通信產品消費總額54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4.6%,相比5月增速略有提升。臺灣電子類上市公司陸續公布7月銷售數據。
7月臺灣電子產業總體營收同比減少2.46%。從環比增速看,上游-0.93%,中游0.59%,下游-1.81%,顯現出下游相對較弱的狀況。7月銷售同比增長超過10%的有手機制造、STN、光學鏡片、EMS、NB與手機零組件,下滑超過10%的領域主要有DRAM制造、IC設計、IC制造、LED及光元件、被動組件、數字相機、太陽能、顯示器、消費電子、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