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面板廠積極挖角全球面板大廠的科技人才
- 為大陸8.5代液晶面板做人才準備
- 大陸挖角的動作對臺灣供應系統造成威脅
“光有錢在大陸你也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因為大陸過去沒有這樣的產業,因此沒有這方面的技術人才。”11月16日,在華星光電8.5代線啟動儀式上,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對于大陸液晶面板核心技術人員缺失發出這樣的感慨。而在此前的兩個月內,京東方和龍飛光電8.5代線已經啟動,每條生產線的投入都在245億元人民幣之上。如此大手筆布局的背后,尷尬也很明顯——有些東西是錢買不來的,液晶技術就是如此,中國大陸的液晶技術只能從零開始。
不過,這并不能阻止大陸液晶面板業前行的步伐。據臺灣媒體報道,華星光電、龍飛光電等大陸面板廠正積極挖角全球面板大廠的科技人才,為大陸8.5代液晶面板做人才準備。
三年千萬價碼挖角
目前在全球液晶產業界,日、韓和中國臺灣地區三分天下。日本和韓國掌握液晶技術,但是這兩個國家與中國人語言不同,習慣也有諸多不同,從他們那里轉移技術很難。同屬中國的臺灣地區則有大量的技術人才。“向對岸挖人我們覺得最可行。”上廣電光電子技術副總監金波表示。
臺灣面板廠每一次產業整合都是一次絕好的挖角機會。2006年10月友達合并廣輝,廣輝制造副總陳勁志及其團隊離職,深超光電當時計劃興建6代線,就邀請陳勁志及其團隊負責規劃與興建六代以上面板廠。而此前,深超光電已經聘請了前華映的顯像管(CRT)部門副總經理鐘祥桂,負責規劃與興建5代線。
最新的例子則是前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處總處長陳立宜跳槽到TCL,將加入華星光電項目。隨陳立宜一起加入華星光電的還包括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處技術總監陳政嶸等近百人的團隊。陳立宜2003年加入奇美,經歷5代、5.5代、6代一直到7.5代線面板的開發和銷售,對液晶顯示器的技術和客戶都有掌握,是液晶面板業界的風云人物之一。陳立宜的職位空出后,由奇美電子創始人許文龍的弟弟許春華接替。
而陳立宜的離職背景是11月14日奇美電子與鴻海旗下的群創科技宣布以1?2.05的比例換股合并,群創科技更名為奇美電子。此舉意味著以往中國臺灣面板界奇美、友達、群創的三足鼎立,將被新奇美和友達兩家獨大局面所取代。
對于頻繁的人才出走潮,中國臺灣液晶面板業內人士表示,大陸挖角的動作對臺灣供應系統造成威脅,包括龍飛、深超、華星、京東方都積極高薪招人,對象遍及技術人員、業務、采購,甚至零組件廠員工都被鎖定。據悉,華星光電甚至開出3年1000萬元人民幣的價碼,讓不少人心動。臺灣業內人士指出,群創換股收購奇美,許多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會不會受影響頗有疑慮,許多奇美和群創的員工人心松動。
高薪挖角低調入局
中國臺灣液晶面板企業眾多,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地。但大陸企業挖角的過程并不輕松。“臺灣一線的面板大廠有奇美、友達,在這些企業中,工程師待遇很好,因此他們不會輕易過來,我們也不會挖。二線面板廠則有彩晶、華映等,這些廠在一線大廠的競爭下有點力不從心,工程師待遇也相對較差,我們覺得可以從這些企業下手。”龍飛光電不愿具名的某高層這樣闡述他們的“挖角策略”。“但即使從二線廠挖人也不容易,因為臺灣本土由于液晶面板不斷擴產,所以本身就缺乏技術人員,技術好的小廠的研發工程師往往會跳槽到一線廠,剩下的工程師往往技術不怎么精湛,我們需要在眾多小廠的工程師中挑出自己需要的人才。”
上廣電技術副總監金波對此也深有體會,“通過我自己熟悉的人脈,通過中介,反正能用的途徑都嘗試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終挖了20人。技術研發人員本人不愿意過來,他們的家屬也不愿意讓他們過來,因為擔心大陸的誘惑太多。要做工作,出高薪。”金波很坦誠地表示,多數的技術研發人員是沖著高薪水來的。“我們出的薪水比他們在臺灣要高。在團隊內部,大陸人和臺灣人薪水是‘一國兩制’。”
事實上,由于被挖來的臺灣研發工程師身懷技術特長,此前已經和臺灣雇主簽署有“競業合同”,大陸面板廠有些擔心挖人會違反這些合同,同時也害怕與這些工程師前雇主臺灣企業間出現知識產權糾葛。因此,很多挖過來的高級技術人員在大陸面板廠都顯得異常低調。“這樣對臺灣技術人員好,對我們企業也好。”上述龍飛光電高層表示。
相關報道
日韓企業同遭挖角
盡管中國臺灣地區是大陸面板廠挖角的重點,不過日韓液晶面板企業同樣成為挖角目標。2008年TCL液晶模組項目開工,李東生把與日立、LG有多年密切聯系的LG面板駐香港代理商賀成明挖過來,負責液晶模塊項目建設;除了賀成明,LG和日立的部分高級技術人員也紛紛加盟。
[page]
而在蘇州昆山,在液晶界向來以低調著稱的龍騰光電卻有著實力雄厚的技術團隊。而談到這個團隊就不能不提喬本孝久。喬本在日本顯示器業界享有盛名。在2001年底,奇美電子在日本通過并購成立了一家名為IDTech 的公司,喬本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而奇美電子董事長許文龍則為IDTech 董事長。后來,IDTech 出售,喬本辭職,帶領部分前IDTech 與前奇美電子員工成立NVTech 咨詢公司。為剛剛組建的龍騰光電提供技術,并曾作為龍騰的總經理。目前,龍騰光電總經理盧博彥則為前友達執行副總裁。通過這種鮮為人知的方式,龍騰集中了日本和中國臺灣的技術優勢。
京東方的做法與TCL和龍騰都有不同,它所啟用的“人才置換”到現在發揮了作用。2003年,京東方以3.8億美元收購韓國現代液晶面板業務BOEHYDIS公司,創下了當時國內金額最大的一宗高科技產業海外收購。收購后不久,該公司就陷入虧損,2006年7月起,京東方將BOE-HYDIS從其財務報表中剝離,最終于2007年將其出售給三星SDI公司。這次收購京東方無法收回資金回報。不過,在付出4億美元收購BOEHYDIS 后,京東方獲得了BOEHYDIS旗下2代、3代和3.5代共3條完整的液晶面板生產設備、建筑物、廠房和其他固定資產,以及后者所掌握的各項專利、技術、全球銷售網絡和170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500名工程師。
專家觀點
挖角只是第一步
業界專家認為,對于此前缺乏面板技術和人才積累的大陸液晶面板廠來說,招聘面板人才是必然的。但是,挖角只是第一步,如何成功實現消化吸收才是關鍵所在。
京東方用不到5年的時間完成了國外公司20年走過的技術積累。通過這種超常規的技術儲備,京東方已具有自主造高世代線能力。目前,京東方仍有超過300名韓國工程師。經過6年培訓,京東方全國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中,只有一個4.5代線由韓國人擔任經理,其余都已實現人才自產。
“現在華星光電這個技術團隊有65人,其中的30多名資深工程師來自于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他們在這個產業都有十年以上經驗,相關的技術他們完全掌握。”賀成明說,“到明年,華星光電將向中國本土招聘100名人才,他們將受到經驗資深人士1對1的培訓。”
大陸液晶面板企業“主力外援”
盧博彥(前友達執行副總裁,現龍騰光電總經理)
為前友達執行副總裁,負責視訊顯示器事業群以及友達科技中心研發團隊,掌管新產品、新制程、新技術之研發。歷任友達執行副總經理、鴻海LCD事業處總經理?,F任蘇州昆山龍騰光電總經理。
陳立宜(前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處總處長,現加盟TCL,新職位不詳)
前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處總處長。奇美集團最重要的職業經理人之一,2003年加入奇美,經歷了5代、5.5代、6代一直到7.5代線的建設和銷售,對TFT-LCD 面板的技術和客戶都有掌握。2009年11月初進入TCL,將加入華星光電項目局。
賀成明(前LG面板駐香港的代理商,現華星光電CEO)
前LG面板駐香港的代理商,與日立、LG有著多年密切的聯系。李東生對賀頗為欣賞。賀成明在李東生的盛邀下,負責液晶模組項目建設。此間,憑借賀的關系,LG和日立的部分高級技術人員也隨之而來。
喬本孝久(前IDTech 總經理,后曾任龍騰光電總經理)
喬本在日本顯示器業界享有盛名。在2001年底,奇美電子在日本通過并購成立了一家名為IDTech的公司,喬本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而奇美電子董事長許文龍則為IDTech董事長。IDTech出售后,喬本辭職,帶領部分前IDTech與前奇美電子員工成立NVTech咨詢公司。喬本為剛剛組建的龍騰光電提供技術,并曾擔任龍騰的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