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面板企業尚未完全解除的政策“緊箍咒”
- 大陸正在成長為全球最主要的面板市場之一
- 力度有限
- 到2011年,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 臺灣當局則把在大陸投資的6代以上的工廠總量限制在三座以內
在數年的奔走呼號后,臺灣面板企業終于得以西進大陸投資建廠。即便如此,它們仍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尚未完全解除的政策“緊箍咒”、大陸正在籌建中的8條高世代線和日韓競爭對手猛攻市場
在和當地主管部門的艱苦博弈中,臺灣面板業者在日前小勝一局。
2月9日傍晚,我國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吳敦義核定《大陸投資負面表列修正草案》。翌日,臺灣地區經濟部門正式公布了具體內容。這份草案被臺灣業界視為新一波高科技產業登陸松綁政策,尤其因為涵蓋面板、芯片等敏感新技術產業而廣受關注。
過去10年中,由于擔心技術外流及島內產業空心化等問題,臺灣當局對臺企赴大陸投資實行“管制”政策,尤其對半導體、面板、石化等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投資審核最為嚴格。而在去年,大陸高世代線項目層出不窮,背負沉重政策包袱的臺灣面板業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此番西進大陸放行政策出臺后,最興奮的非面板行業莫屬了——它們對此已是望眼欲穿。相比大陸和日韓同行,它們已經邁遲一步。
千呼萬喚始出來
關于臺灣將放行面板業登陸大陸的傳聞由來已久,可每次都是企業急切地高聲呼吁,監管部門的實質性動作卻一拖再拖。
2008年8月起,臺灣當局取消對大型企業赴大陸投資的限制,同時放寬對中小企業的限制。但令面板業遺憾的是,它們被排除在外。時為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的尹啟銘當時預言半導體、面板等“應該在9月可以松綁”,結果是遲至近日方見下文。
臺灣面板業西進大陸的進程廣受關注,主要原因是大陸正在成長為全球最主要的面板市場之一。僅以液晶電視一項為例,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預計,到2011年,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在全球面板市場,臺灣企業整體實力僅次于韓國,排名第二,與日韓業者呈三足鼎立之勢。但是,在臺灣面板企業還在承受政策緊箍咒的同時,日韓業者正向大陸疾行。從去年8月末起,夏普、三星和LGDisplay相繼登陸,均準備投資建設7.5代及以上的高世代生產線。
面對日韓三大面板企業緊鑼密鼓布局大陸,不僅臺島內部憂心忡忡,外界也著實替臺灣業者心急。“等大陸的八代線量產后,大陸彩電廠商的選擇余地會寬得多,到時更像是個買方市場了。”臺灣元大證券面板業分析師蓋欣山指出,如果持續現狀,臺灣“面板五虎”中的友達、奇美等目前擁有的優勢,三四年后就不一定有了。
去年9月,現任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施顏祥表示,臺灣各方將在年底前就面板產業赴大陸投資一事進行協商,敲定政策方向。
臺灣面板企業在對此消息表示歡迎的同時,依然沒忘繼續催促當局。其中,友達董事長李焜耀結合三星和 LGDisplay進軍大陸的動作指出,“以近期同行如此積極的態度來看,臺灣方面的動作恐怕要再快一點才行”,他認為當局不應坐視全球面板行業格局變化,而要趕快做出明確決定,以免臺灣面板業流失競爭力。
[page]
力度有限
臨近農歷牛年歲末,臺灣面板企業終于等到結果,只不過被附加了條件。
施顏祥稱,開放是一定要走的路,但臺灣當局的看法是要秉持“深耕臺灣、連結全球”的基本政策,確保“臺灣技術領先,臺灣投資優先”的原則。
根據上述原則,臺灣面板企業赴大陸投資6代以下工廠將不受管制,6代以上的工廠,臺灣當局則把總量限制在三座以內,并須經“關鍵技術小組”審查,而且必須比投資企業在臺灣已有的量產之廠區低一個世代以上。另外,臺灣面板企業不得并購、參股投資大陸面板廠。
對于臺灣的技術政策,i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告訴本刊記者:“技術領先,需要界定這個‘領先’的含義,是在大陸領先還是在臺灣領先?因為臺灣的技術比大陸先進多了。”
在放行政策公布后,友達發言人蕭雅文對外表示,該公司將盡快申請在大陸建設7.5代面板工廠。目前,友達在臺灣已有一座8.5代廠進入量產。早些時候有消息稱,半年前,友達已經開始派出面板線技術人員,進入其設在蘇州的模組工廠,為建設面板生產線做前期準備工作,只等放行政策出臺。
反觀即將與群創及統寶三合一的奇美,其目前在臺灣最高只有7.5代廠量產,首座8.5代廠尚在興建中。按照最新規定,奇美眼下只能申請在大陸建設6代廠。為此,即將操刀“新奇美”的群創董事長兼總經理段行建認為,臺灣當局仍太過保守,如果新奇美僅被允許在大陸設6代廠的話,松綁政策吸引力不高。
段行建的觀點不無道理。從去年初起,面板高世代線在大陸扎堆籌建。除三星與蘇州工業園合作的7.5代線、夏普與南京市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合作的8代線,以及LGDisplay與廣州市政府合作的8.5代線之外,還有龍騰光電的7.5代線、京東方的8代線和龍飛光電的8.5代線等。
FPDisplay產業研究中心的首席分析師張新崗也認為,臺灣此次開放的步伐相對仍較小,若奇美只能建6代線,它們在大陸的競爭力有限。他指出,從大陸市場的實際情況看,8代及以上生產線能滿足大尺寸液晶電視的需要,更有競爭力。
大陸電視廠商的確是臺灣面板企業的大客戶。繼它們去年赴臺完成34億美元的采購計劃后,元月20日,海信、海爾、創維、康佳、長虹、TCL、熊貓、上廣電和廈華9家整機廠商與友達、奇美和中華映管再度握手,計劃于今年向后者拋出53億美元采購大單。
大陸整機廠商對采購臺灣面板的熱情有增無減,同時,自己也正在向上游挺進。就在上述9家廠商與臺灣面板企業簽署采購協議之前幾日,由TCL與深超科技總投資245億元的8.5代面板生產線項目動工,該項目一期工程預計2011年底實現量產,如果不出意外,TCL由此將成為打通液晶電視產業鏈的彩電企業。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臺灣面板企業在獲得當地監管機構放行后,還需要在大陸過審批關。然而,正在大陸籌建的8個高世代線項目中,迄今只有京東方、龍飛光電和TCL三家真正得到政府批準。據接近工信部的人士透露,為抑制面板產業投資過熱,并防范產能過剩,工信部將有針對性地出臺指導意見,今后對項目審批可能更為嚴格。
如果目前籌建的面板項目全部落實,國內市場缺口有望在2013年被填平。顧文軍表示,3年后國內面板市場將出現產能過剩,在此之前是臺灣業者的機會,但現在看來,因臺灣地區當局在想贏怕輸的心態下,其放行政策到底會怎樣,還要看實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