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 數字化轉型
- 產業鏈建設將更趨完善
- 產品創新和技術發展將快速推進
彩電市場的市場數據:
- 數據顯示視像行業2010年產值規模已超過1萬億元
- 2010年彩電行業產值規模達到了4080億元
CMIC(中國市場情報中心)最新發布:十二五”時期,彩電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將加快,產業鏈建設將更趨完善、產品創新和技術發展將快速推進。
我國已發展成為視像行業相關產品和系統的全球最大制造基地和消費市場。根據CMIC的數據顯示視像行業2010年的產值規模已超過了1萬億元。其中,彩電行業產值規模達到了4080億元,彩電年產量從2006年的8372萬臺增長到2010年的11493萬臺,占全球彩電生產總量的比重從42%擴大至 48%,出口占到全行業產量的58%。
我國全行業基本實現了數字化轉型,為數字電視、數字家庭、三網融合的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礎。CMIC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彩電行業平板化和高清化轉型取得了質的飛躍,累計生產彩電4.73億臺,其中平板電視2.51億臺;2010年生產平板電視9086 萬臺,占彩電總產量的79%,80%以上產品達到國家高清標準要求。當前,全行業正在積極推進網絡化、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企業競爭力明顯提升,行業國際化特征明顯,產品出口進入了平穩增長階段。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彩電出口量為6628萬臺,同比增長21.4%。其中,液晶電視出口量為 5163萬臺,同比增長30.1%。
行業規模的新紀錄掩蓋不了中國彩電業存在的問題。與整體市場高速發展相比,中國彩電主流企業的生存狀態并不樂觀。顯示、軟件、模組等彩電技術更新讓人目不暇接,對彩電廠商的利潤率也造成了一定影響。面對多年來受制于面板、芯片的情況,海信、長虹、TCL和康佳等開始積極實施“向上走”的戰略擴張,立足下游的規模化制造和分銷的商業模式,全面涉足高世代平板顯示面板、半導體芯片等核心領域,欲定義新的價值鏈分配體系。2009年開始,中國彩電企業拉開了在高世代面板項目上的投資熱潮。
涉足上游只是完善產業鏈結構,但如今彩電技術日新月異,中國彩電企業全都掌握全球最新的彩電科技并不現實。為此,“十一五”末9家本土骨干彩電企業合資成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技術公司中彩聯,建立了擁有2000多項自主核心技術的彩電專利池并開始運營實踐,在對外知識產權談判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有效促進了行業的共贏協同發展。骨干企業聯合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開發的新一代高清互動接口技術(Diiva)具有國際領先地位,獲得了全球知名消費電子企業的積極跟進與采納,已成為智能數字家庭系統的核心技術。
隨著硬件、網絡、軟件和資訊等基礎產業和應用的發展,以及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的推進,2011年,智能平板電視成為廠商重點投入的領域。期待著彩電業能在“十二五”期間再突破、再跨越,重振我國全球發展的雄風。中國彩電品牌的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中國彩電業在日新月異的技術升級中獲得了快速發展,不僅市場蛋糕越做越大,企業技術和競爭實力也不斷增強。從互聯網電視、LED背光,再到3D、智能電視,在一波波的技術升級浪潮中,國產彩電廠商勇立潮頭,推動了彩電消費的快速更新換代。根據CMIC分析師預計到‘十二五’末,彩電市場的需求規模將超過 6100萬臺,中國彩電市場將會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