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工智能視覺感知芯片研發及基礎算力平臺公司愛芯元智宣布,受邀出席于11月1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集成電路大會。作為大會最引人注目的高峰論壇之一,第十七屆“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于17日下午公布2022“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結果,愛芯元智邊緣側智能視覺芯片AX620A成功入選。
“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是國內集成電路領域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行業會議之一,其舉辦的“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活動作為國內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發展的風向標和大檢閱,旨在遴選出各細分領域創新性強、市場潛力大的芯片產品,為產業鏈相關企業提供更寬廣、更便捷的發展合作平臺,影響和帶動行業發展。此次入圍,意味著愛芯元智的技術創新實力再獲行業高度認可。
本次參與評選的產品AX620A是愛芯元智第二代自研邊緣側智能芯片,其搭載四核Cortex-A7 CPU和14.4TOPs@INT4或3.6TOPs@INT8 NPU,同時具有快速喚醒和低功耗的特點,可滿足AI攝像機、AI工業相機、智能識別終端等多種場景下的應用需求,在眾多邊緣側、端側芯片中保持領先優勢。
近年來,數字化的深入發展使得邊緣與終端采集到的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并對實時響應和低延時有了更高要求,智能向邊緣側和端側部署已是大勢所趨。針對這一發展趨勢,愛芯元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仇肖莘博士認為,邊緣側芯片就像“大象在盒子里跳舞”,需要在有限空間中,打造優異性能。因此,愛芯元智依托混合精度NPU和愛芯智眸?AI-ISP兩大自研核心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邊緣側、端側智能芯片面臨的功耗與算力之間的平衡問題,由此帶來了AX620A芯片的突破性優勢。
對于混合精度NPU這一核心技術,愛芯元智聯合創始人劉建偉先生在此次大會同期召開的“5G與AI芯片創新論壇”上,以《端側智能芯片的作用和發展趨勢》為主題做了詳細介紹。他表示,混合精度技術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減少數據搬運量和計算量,在邊緣側端側成本受限的情況下提供充沛的有效算力,支持更多的智能算法。在架構設計上,愛芯元智混合精度NPU是一個異構多核的系統,既有專注于網絡本身加速的CONV計算核,也配有豐富的CV算子以及用于數據搬運的SDMA,從而實現一些通用的數據算法。
與此同時,愛芯元智混合精度NPU配套的工具鏈軟件棧,可以支持多種框架生成的AI算法,也可以廣泛支持來自于不同算法廠商的算法,讓客戶的AI算法更容易部署在愛芯元智芯片上并實現快速迭代、快速量產。為了方便客戶快速掌握部署流程,愛芯元智還打造了對應的開源項目,以助力客戶加速實現產品的落地。
在以混合精度NPU提供高算力的同時,愛芯元智也通過愛芯智眸?AI-ISP這一核心自研技術,創新性地將ISP中重要的模塊進行AI增強,將有限的算力集中在了最關鍵、人眼最可知的功能中,在感知層面打破了傳統ISP成像的“天花板”。基于應用、算法、芯片協同設計的理念,愛芯元智為客戶提供的也不僅僅是邊緣側端側的智能芯片,而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在三年時間里,愛芯元智已成功推出了三代多顆端側邊緣側智能視覺芯片,是行業首個將混合精度NPU與AI-ISP兩項先進技術在芯片上實現商業化落地并規模量產的公司。此次入圍“中國芯”優秀產品名單的AX620A芯片,是愛芯設計理念與技術創新力的集中體現。隨著一系列具有高畫質、高能效比等優勢的智能視覺芯片產品落地,愛芯元智也深入智慧城市、智能消費、智能交通三大領域落地應用,支持多種智能視覺任務的開展。
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持續增加、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但置身于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大調整變革期,仍需國內企業在芯片核心技術上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全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活動在行業內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將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向前發展。
正如仇肖莘博士所言,依托于市場需求和國家支持,近年涌現出許多創業型公司,隨著半導體行業的不斷發展進步,業內一定會出現頭部企業。屆時,中國芯片企業和國際大廠將有更多同臺競技的機會。愛芯元智則將持續探索智能視覺感知領域的技術產品創新,面向端側和邊緣側不斷拓展應用場景,與行業伙伴形成創新合力,壯大“中國芯”力量。
關于愛芯元智:
愛芯元智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作為人工智能視覺感知芯片研發及基礎算力平臺公司,愛芯元智組建了從芯片設計、研發到生產的全功能團隊,核心成員均參與過10顆以上芯片的設計和生產,在產品規劃和產品落地上具有豐富經驗。
目前,愛芯元智已成功研發并量產了三代多顆端側、邊緣側智能視覺感知芯片,所有芯片產品均具備低功耗優勢及優異的圖像處理能力。憑借自研核心技術——愛芯智眸?AI-ISP和混合精度NPU,愛芯芯片產品可為合作伙伴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滿足客戶不同場景的產品需求。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成功落地華東、華南、華北,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制造、智能消費等領域。
推薦閱讀:
低碳+數字化重塑未來汽車價值鏈,英飛凌詳解三大細分技術域賽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