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
- 發展電動汽車應堅持雙重戰略,以實現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 2020年將成電動汽車發展拐點
- 做好產品及堅持技術創新確保我國電動汽車快速發展
面向“十二五”,我國汽車能源系統動力導向應該實施雙重戰略,一個是優化現有車用能源動力系統,一個是發展新能源汽車、開發新一代車用能源動力系統。實施并行互動的雙重戰略,才能實現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020 年成拐點
從國際范圍來看,發展電動汽車已經被各國政府普遍確定為保障能源安全和轉型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
如果以前還有一些不同看法,我想這兩年應該沒有任何異議,大家都一致達成發展電動汽車的共識。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日本,對于把發展電動汽車作為未來方向都相當認可。目前總的趨勢是:常規混合動力汽車技術逐步成熟,進入市場競爭期;純電動汽車電池技術進步較快,開啟了全方位創新發展的新局面;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穩步推進,繼續占據電動汽車技術制高點。
國際能源署2010年發布了從現在起到2050年電動汽車展望圖,這是一個面向低碳目標的乘用車技術發展路線圖。主要結論是,對于汽油機汽車,2020 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2020年之前,汽油機汽車還會繼續增長,但是2020年之后,就開始出現比較大的下降。柴油機汽車2020年后的增長也會放緩,而天然氣汽車會持續增長,常規混合動力汽車、可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里程延長式汽車的市場份額則會不斷增加。
從數量來看,在2020年之前,雖然電動汽車包括可充電式、里程延長式和純電動汽車這幾種類型的市場占有率并不是非常大,但是絕對值已經不小了。到2020年,全球常規混合動力、可充電式、里程延長式、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加起來有非常大的增長。
國內三大需求推動第一個是產業升級的需求,這是我們最迫切的任務。中國汽車行業節能減排形勢非常嚴峻,發展電動汽車是汽車行業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的必然選擇。根據工信部“十二五”規劃建議,2020年我國要實現燃料經濟性與國際水平接軌,汽車油耗水平應達到4~5升/百公里。
第二個是技術轉型的需求。從國家戰略來看,發展電動汽車是我國汽車工業技術轉型和培育新興戰略產業的歷史機遇。我覺得市場的多元化、產業基礎的相對完善、中國交通基礎設施的優勢等等,都是我們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的有利因素。“十二五”期間是汽車小型化和動力電氣化兩大潮流相匯合、發展我國小型電動車的黃金期。
第三個是科技跨越的需求。從國際新一輪低碳科技競爭角度看,“十二五”是中國汽車工業打好技術翻身仗,實現科技跨越的重大決戰時期。如果“十二五”還不能實現這個轉型,我們的機遇就喪失了。
但從現狀來看,我國電動汽車研發雖然起步不晚、發展不慢,但基礎不牢,差距仍在。在中高端技術領域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以前我們以為國外很多汽車公司沒做電動汽車,其實人家一直在做,只是沒有說。當國外公司做好了之后,給我們都嚇了一跳。
如果國內企業也都忙于實驗室研發,扎扎實實推進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而不是光把它說得特別熱,該有多好。
如何實現戰略目標
首先是面向產業升級需求,用產品研發支撐產業發展。目前,混合動力汽車已經進入產品的市場競爭期,科技只能做支撐,不能做主體。要推進混合動力汽車的大規模產業化,同時以混合動力技術為龍頭,帶動傳統汽車節能減排技術的綜合集成與整體進步,這就是“十二五”目標。
對混合動力來講,我們還要補電動發動機的課,實現從電動發動機、混合動力發動機到充電式發動機的全面提升。其次是面向技術轉型需求,通過規模示范、產業引領,實施純電驅動的技術轉型戰略,全方位探索純電動汽車技術解決方案。
再次是面向科技跨越的需求,要前瞻部署,創新突破,開展前沿與基礎研究,攻克以先進燃料電池、新型動力電池等下一代電機驅動等為代表的一批高端難點技術。我們最終要建立一體化汽車動力平臺,基礎是電池、電機、電控,中間是內燃機電機總成,它的上層是復雜動力系統,再往上層是能源多元化動力系統。我們以前傳統汽車的技術平臺應該說是從國外學來的,現在新一代平臺正在發展之中,要爭取在新一代平臺形成中國自己的核心技術。
電池系統是個非常復雜的集合,有單體、模塊、系統幾方面,技術上也不只是電化學問題,涉及化學、電氣、控制、機電、熱能等各方面。在電機方面我們也有三大任務,包括混合動力、純電驅動和下一代燃料電池驅動三個領域,都要有具體指標和要攻關的內容。電控技術也有一個總體的布局,包括混合動力的電控系統、純電驅動電控系統以及車網融合。總之,核心的主攻目標是強化系統集成,另外,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綜合成本,也應該成為產業主攻的方向。
認真把產品做好
對純電動汽車來講,建議實施“兩頭擠”的車型開發戰略。可以根據車型大小、續航里程長短,把純電動汽車分成幾個類型,短途是中低速、小型純電動車型的區域;中等路程是可插電及常規混合動力車型占主導區域;高速、長途是燃料電池車型有優勢的領域,這也是全球的共識。中間的主流市場,是節能、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里程延長式電動汽車技術的一個重點,也是當下競爭的焦點。
具體到中國來講,在微型車領域,我們應該有非常大規模的市場,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提高產品水平。實際上,對發展低速電動汽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以產品質量能不能滿足市場要求和相關法規為標準,而不是一提到“低速”這個詞好像就不對。我們應該看到事物本質的,認真把產品做好,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技術創新聯盟是核心
對于如何突破核心問題,我們提了一個“三縱三鏈”的技術創新聯盟:以產業鏈為紐帶,建立整車廠牽頭、縱向整合零部件產業的技術聯盟;以價值鏈為紐帶,建立整合能源網絡運營服務商、汽車廠商、電池供應商的跨行業技術聯盟;以技術鏈為紐帶,建立產學研結合并以國家研究基地為骨干的前沿技術創新聯盟。
純電驅動汽車真正改變了汽車行業的核心價值鏈,以價值鏈為基礎的聯盟在深圳的示范得到了比較好的體現,當地企業總結為“融資租賃、車電分離、充維結合”,他們已經把57個充電站聯網集中管理,安全保證也比其他地方做得好一點,所有數據都在監控之中,這是示范城市的探索和新進展,值得鼓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技術鏈方面,我們要向國際先進水平學習,開展國際合作。現在中美雙方已經開始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重點是電池、電機、電驅動,輕量化及車網融合等領域。
總之,“十二五”是將能源多元化、動力電氣化兩大趨勢相統一、研究新一代純電驅動平臺、搶占電動汽車制高點的科技攻堅期。這一戰略研究是基于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三大需求—產業升級、技術轉型、科技跨越設定的目標和路徑。通過產業鏈、價值鏈、技術鏈建立三大聯盟,實現常規混合動力、純電驅動,尤其是下一代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三縱三橫平臺的純電驅動技術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