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去年可穿戴設備可謂火爆,各廠從娛樂控制、兒童監護、智能服飾、健康醫療、智能家居到通訊,可謂覆蓋眾領域,只為研發出接地氣的產品。
2014年悄然落下帷幕,去年可穿戴設備可謂火爆,各廠從娛樂控制、兒童監護、智能服飾、健康醫療、智能家居到通訊,可謂覆蓋眾領域,只為研發出接地氣的產品,可穿戴設備是硬件創新和移動互聯網的結合,也引領著科技時尚潮流的走向,所謂勢在必行就是指現階段的可穿戴設備,可為何可穿戴產品遲遲不落地?是產業發展太快,人們對可穿戴認知還較為模糊?還是可穿戴設備本身缺失吸引消費者的核心?
1月16日由電子發燒友網舉辦的“2015物聯網技術與創新應用大會”【可穿戴設備分論壇】將聚集TI、Silicon Labs、京微雅格、德國萊茵TÜV、是德科技等行業先驅,為您解答市場疑惑及技術難題。
可穿戴跟風易入誤區
對于如何解決可穿戴設備落地難的問題我想本次論壇是不容錯過的一次盛會!
智能可穿戴設備現階段猶如被拔牙的老虎,如果盲目地跟隨國外的路徑,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容易掉入陷阱。今天的智能穿戴不光是比拼技術、硬件的時刻,還需要冷靜下來思考商業化路徑及人性化需求。
智能可穿戴產業是一個以人、通訊、硬件組成的產物,不能以單個條件來思考可穿戴設備的作用,只有結合三個條件才能集合可穿戴的核心,只有理解了可穿戴設備的本質才能在產品商業化的過程中不迷失方向。
可穿戴市場兩大分區
可穿戴設備更多并不代表更好,回想近幾年可穿戴市場,兩大區分,其一是廉價專用形態的可穿戴設備,以實現單一數據分析為主,其二就是全能型設備,搭載通話、拍照、健康監控等功能,功能較齊全,但價格較高。
對于專業型可穿戴設備,因為沒有試圖提供所有功能,所以它們一般來說更便宜,但在執行某個特定任務上可能更有效和更強大。這些設備還存在另一種前景,即它們相互間可以進行 “對話”,從而打造一個遍布我們身體的設備網絡,而對于全能型可穿戴設備來說,雖然價格昂貴,但具有足以媲美手機和其他移動終端功能性和精美做工足以吸引消費者為之瘋狂,對此各方都持有不同看法。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定義可穿戴設備的話,那就是:“連接人與智能設備的鑰匙”。這也正是可穿戴設備與手機以及其它智能硬件之間最核心的區別,就在于人與物之間的數據化連接,這是手機無法做到的,也是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抑或是物聯網等產業無法做到的,只有可穿戴設備可以實現。不僅可以實現數據化,更是將物與人進行有效連接的一把智能鑰匙。
相關活動:可穿戴設備體現活動及互動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