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鄙視鏈是一個很有趣的存在,之所以有這樣的鄙視鏈,不止是因為仿真精度的問題,更是因為維數越多,需要涉及的知識越多,軟件的設置也就越繁瑣,端口、格點、邊界條件的變化對仿真結果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
鄙視鏈是一個很有趣的存在,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劇>臺劇>內地劇>泰劇,谷歌>百度> BING>搜搜>搜狗>人民,意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中超>中甲,twitter /飯否>新浪微博>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等其他微博••••••各種各樣的鄙視鏈不一而足,從其他同類身上尋找優越感好像是人類特別喜歡干的事情。確實,與其他生物茹毛飲血不同,人類這種大腦極其發達的生物是可以靠著這種精神上的快感活下去的。
在仿真界也會有這樣的鄙視鏈,三維場仿真(HFSS,CST)被認為是精度最高的,所謂的2.5D(SIwave,PowerSI)在低頻段以及需要快速分析評估時使用,hyperlynx/SigXplorer這樣的就被認為只能做一做MHz級別的。之所以有這樣的鄙視鏈,不止是因為仿真精度的問題,更是因為維數越多,需要涉及的知識越多,軟件的設置也就越繁瑣,端口、格點、邊界條件的變化對仿真結果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小陳就聽過這樣一句話“不是博士,不可能完全弄明白HFSS”。
可是,在小陳的仿真生涯中,并不是一個從鄙視鏈的底端向上爬的的過程,而是一個爬到半山腰然后又下山的過程。到現在,一些仿真甚至是用excel完成。于是這也給小陳引來了一些非議:“我這是10G的信號,不用三維場仿真仿的準嗎?”
在小陳看來,所謂仿真,不過是字面上的意思,仿出一個與真實相近的東西。在現在的波長維度,麥克斯韋方程組足以解決所有問題。只要我們模型做的足夠的精確,仿出來的和實際的結果一定是一樣的。
問題就出在模型足夠精確上,我們通常所認為的介質就是介質,一塊介電常數為X,損耗角為Y的空間,但實際上,是這樣子的:
他是由玻纖與膠組成,各個地方傳輸線感受到的電氣性能是不一樣的。
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過孔,就是一個圓柱,但實際上,是這樣子的:
在電鍍的時候孔壁會產生燈芯效應,使得有大量類似焊盤的突出存在。
那我們是否就按照這樣的情況建模呢?下面有一個對比:
使用更接近實際的模型與使用整體加粗孔徑去擬合的模型相比,時間是其四倍,但仿真精度并不一定有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