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仿真是很吃電腦硬件的事情。簡簡單單的一個傳輸線,如果模型越精確,也就意味著其越復雜,最后的結(jié)果可能會更準確,但我們可能需要為了這一條傳輸線去找一臺服務(wù)器或者去租天河二號了。況且,生產(chǎn)加工時都會有誤差,真實的模型理論上來說是不存在的。
高速先生團隊的待遇還是挺好的,這個看電腦配置就知道:
仿真是很吃電腦硬件的事情。簡簡單單的一個傳輸線,如果模型越精確,也就意味著其越復雜,最后的結(jié)果可能會更準確,但我們可能需要為了這一條傳輸線去找一臺服務(wù)器或者去租天河二號了。況且,生產(chǎn)加工時都會有誤差,真實的模型理論上來說是不存在的。
那通過使用更高端的軟件、更接近實際的模型去達到仿真的準確性這個思路是不是可以換一下?不管這個過孔在我的仿真軟件中是一個過孔或者只是一段傳輸線加幾個分立器件,只要我們仿真的結(jié)果與實際相比是準確的,并且這個模型是有可重復性的,我們就認為這個模型是準確的。
仿真絕對不是建個模型然后軟件跑個結(jié)果出來就行了。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不需要任何的積累,只需要一個SOP,任何人都可以做。要想仿得像真的一樣,除了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之外,還需要大量的項目經(jīng)驗去拓寬你的思路,大量的實際測試去完善你的手法,建立你的信心。
要定義“準確”,獲得“真實”,我們需要關(guān)注三個誤差,生產(chǎn)的誤差,測試的誤差,仿真的誤差。
生產(chǎn)的誤差通常不會很大,并且容易判別,只需要多生產(chǎn)一些,然后刨除最好與最差的看均值就好了。這個誤差是客觀存在并且無法避免的,只要在這個均值的范圍內(nèi),我們就認為這是真實的,就像這樣:
測試的誤差就很難說了,涉及到儀器精度,測試套件精度,校準精度等等。通常的SOLT校準在10GHz的時候精度只能保證在0.2dB以內(nèi)。如果為了能夠測試在被測物上加上了夾具或者僅僅是一個過孔,在高頻時這樣的測試結(jié)果的誤差會達到幾個dB導致完全無用。高速先生團隊使用TRL校準可以使測試精度在20GHz以內(nèi)的誤差達到0.02dB甚至更小。這樣才能保證測試出來的數(shù)據(jù)接近真實。
最后是仿真的誤差了,如果有人拿兩條基本完全重合的參數(shù)告訴你這是仿真測試對比,那恭喜你,你可能碰上大神,但更大的概率是碰上大忽悠了。先不論這個完全重合的參數(shù)是如何得來的,如上所述,很可能換一塊板子測試,換一個儀器,或者重新校準一次,測試出來的結(jié)果都不一樣,那這個完全重合有什么意義呢?
那什么叫做準確,小陳認為在需要的頻段內(nèi),如果仿真的誤差與測試、生產(chǎn)的誤差在同一個量級,這就叫做準確,可以認為其是真實的。
就像下圖這樣,即使我們需要的頻段到了30GHz,同樣不一定需要用到所謂三維場軟件:
當然,站在鄙視鏈頂端的生物必然是有他的優(yōu)勢,在一些像連接器,機箱這樣的結(jié)構(gòu)你根本無法選擇。但是在實際項目中,不談時間與成本只談質(zhì)量這就是在耍流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