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RFID技術的LED路燈智能控制系統設計方案
本文應用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RFID) 技術,結合設置在路面的讀寫裝置、安裝在車輛上的射頻標簽,設計了一種LED 路燈自動控制系統,實現對LED 路燈的智能開關,既能夠節約能源又可以有效減輕工作人員管理路燈系統的工作負擔
2011-08-11
-
日本市場需求旺盛 帶動LED室內照明產業發展
受到LED背光需求低迷及照明價格下跌,LED產業第3季旺季效應不如預期,不過隨著LED發光效率持續提升,以及近期日本、歐洲等廢核聲浪高漲,尤其是日本夏季限電措施更加深了消費者的節電意識,也帶動LED燈泡需求呈現急速增長,據指出,日本7月第1周時LED球泡燈銷售量占比已擴增到49.8%,帶動LED照明營收挹注逐漸顯現,LED封裝廠東貝的7月LED照明出貨額達到近2億元,隆達也受惠于提早布局照明客戶,支撐7月營收小幅衰退,至于以LED照明為主力的艾笛森則認為,第3季出貨量仍可望成長2成左右,不過ASP降價壓力仍沉重
2011-08-11
-
LED路燈高效率電源驅動器設計方案
本文分析并提出了一種方案主要針對LED 路燈的高效率電源驅動器的AC/DC 部分。電路采用了零電壓開通技術降低了一次側Mos 管的開關損耗。本文還提出了一種可用于高輸出電壓情況下的混合型同步整流方案并對其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 并就如何減小變壓器的損耗提出了一些看法。最后, 本文介紹了設計樣機進行的實驗結果。
2011-08-10
-
臺灣多數LED廠商7月營收下滑
受到LED TV終端需求不振影響及近期美債影響,臺灣多數LED廠商7月營收下降。晶電7月營收降至14.58億元新臺幣,較6月的17.3億元,衰退15%;隆達7月營收7.21億元,較6月也略減3%;規劃9月掛牌的磊晶廠廣鎵7月營收2.5億元,月減24%。封裝廠光寶科LED營收持平,但照像模組出貨旺,月營收成長3%。泰谷營收則為2.92億元,月成長逼近1成,為目前公告業績的LED股中,成長幅度最高的。
2011-08-10
-
OLED光電性能綜合測試系統的方案
本文設計了一套基于微控制器的OLED光電性能綜合測試系統,系統以微控制器為核心,是一個將精密恒壓(恒流)電源、電壓電流測量、溫度測量、亮度測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測量系統,可實現測試條件設置、數據存儲、分析、圖形化顯示、打印輸出等功能,實現了對OLED器件光電性能的高精度快速自動測量,使OLED器件的光電性能測試工作變得方便、快捷、科學。
2011-08-09
-
基于交/直流電源的LED驅動電路設計實例
相較于白熾燈等傳統光源,LED具有能效高、壽命長、指向性好等眾多優勢,越來越受業界青睞用于通用照明市場。根據具體應用的不同,led可能會采用不同的電源來供電,如交流線路、太陽能板、12 V汽車電池、直流電源或低壓交流系統,甚至是基于堿和鎳的電池或鋰離子電池等。本文就是對基于交/直流電源的LED驅動電路設計實例的討論。
2011-08-09
-
LED顯示屏色度校正原理與技巧
利用逐點校正技術大幅提升顯示屏的均勻度,當前正處于快速的普及應用進程中,而色度校正的需求也漸漸浮出水面,越來越為業內所關注。本文將簡要介紹LED顯示屏色度校正的原理、應用、實現方法與技巧。
2011-08-09
-
全球照明市場預計將在2015年達到1150億美金
全球照明市場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提高的能效標準,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能效以及LED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正在影響著發展緩慢、不易被滲透的傳統照明市場。
2011-08-09
-
常用LED驅動MOSFET的選擇
LED驅動MOSFET常用的是NMOS,原因是導通電阻小,應用較為廣泛,也符合LED驅動設計要求。所以開關電源和LED恒流驅動的應用中,一般都用NMOS。下面的介紹中,也多以NMOS為主。
2011-08-08
-
視角對LED顯示屏亮度均勻性的影響分析
由于LED顯示屏作為一種大屏幕顯示產品,它給人們的視覺效應可想而知,因此需要從不同角度對LED顯示屏進行觀察,定性分析不同視角對LED顯示屏亮度均勻性的影響,以便對LED顯示屏給予更客觀的評價。
2011-08-08
-
羅姆LED照明用驅動器IC
作為LED照明,它需要有能夠驅動從燈泡等小型照明的小功率產品到路燈等大型照明的大功率產品電源。而且,這種電源應當與原有照明器具所使用的“可控硅調光”、LED照明專用的“PWM調光”以及可以用體電阻調光的“線性調光”等多種調光方式兼容。羅姆為了適應上述市場需求而在進行LED照明用驅動器IC的開發。為使LED保持一定的亮度點燈,需要有進行恒流控制的LED驅動器IC。通常,是從交流電源開始進行恒流控制,所以使用降壓型開關穩壓器方式。
2011-08-08
-
中國OLED產業優劣點共存 潛力巨大發展可期
目前,OLED面板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這三個地區。隨著三星SDI推出全球首款AMOLED面板,以及Sony和LG分別推出11英寸、15英寸AMOLEDTV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廠商在OLED的市場競爭實力越來越強,同時也在AMOLED方面取得了更好的競爭地位。此外,包括LGDisplay、奇晶、TMD及三星電子等廠商,也都加快了AMOLED技術開發的腳步。
2011-08-08
- 共模電感選型要點及主流品牌分析
- 芯片DNA革命!意法半導體新EEPROM用128位ID碼破解設備溯源難題
- 人體數據的"毫秒翻譯官":生物傳感器如何破譯生命體征密碼
- 空間感知雙雄對決:位移的微米級追蹤 vs 陀螺的毫弧度角速度比拼
- 解碼 | 研華嵌入式核心優勢,以Edge Al驅動機器視覺升級
- 車規級NFC讀卡器破局!意法半導體ST25R雙芯卡位數字鑰匙賽道
- DigiKey新增10萬SKU卡位暗藏哪些行業密碼?解密2025首季技術布局
- 電動機模擬器:驅動系統測試的數字化革新力量
- 用上車規級UFS 4.0,讓出行變得高效且可靠
- 運算放大器如何用“阻抗魔法”破解信號傳輸密碼?
- PCB設計的「寂靜法則」:如何用納米級誤差馴服電磁噪音?
- DigiKey新增10萬SKU卡位暗藏哪些行業密碼?解密2025首季技術布局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